• shù
  • jì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ì shù yǐ jìn

成语解释:气数:命运。形容人已生命垂危,即将死亡或没有生命力

成语出处:聂绀弩《论》:“作恶多端,残害人民的是‘气数已尽’的旧势力。”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垂死的事物

繁体字形:氣數已儘

英文翻译:The gas is exhausted

气数已尽的意思

气: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数:[shù]1.数目:次数。数额。2.几;几个:数次。数日。3.天数;命运:气数。在数难逃。4.表示事物的量的基本数学概念。由于生产实践对计数和测量的需要,首先产生了自然数(正整数),后又逐渐产生了分数、零、无理数、负数、虚数等。5.一种语法范畴。表示名词、代词所指事物的数量。6.指数学:数理化。[shǔ]1.点算:数数(shù)。数不清。2.比较起来最突出:数得上。数一数二。3.责备;列举错误:数说。数落。[shuò]屡次:频数。

已:1.停止:争论不已。2.副词。已经:早已知道。3.文言副词。太:不为已甚。吾得仲父已难矣。4.后来;不多时:其母…见长蛇数丈入榻下,已忽不见。5.古又同“”。

尽:[jìn]所有的:尽数。尽人皆知。[jǐn]1.力求达到最大限度:尽早。尽着平生的力气往外一推。尽可能地减少错误。2.(有时跟“着”连用)表示以某个范围为极限,不得超过:尽着三天把事情办好。3.(有时跟“着”连用)让某些人或事物尽先:先尽旧衣服穿。单间房间不多,尽着女同志住。4.用在表示方位的词前面,跟“最”相同:尽前头。尽北边。5.尽自:这些日子尽下雨。事情已经过去了,尽责备他也无益。

成语评论

提到“气数已尽”这个成语,许多人会联想到电视剧里那些摇摇欲坠的王朝或英雄末路的场景。比如《三国演义》中,谋士们常分析“汉室气数已尽”,暗示改朝换代已成定局。但这个词真的只能用来形容宏大叙事吗?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王开了二十年的早餐店,最近因为外卖冲击和租金暴涨,无奈挂出转让告示。街坊们感叹:“老王的店气数已尽喽!”这里既没有金戈铁马,也没有宫廷权谋,但用“气数已尽”反而让普通人的命运起伏多了份历史厚重感。

有人可能会问:“气数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用‘数’来衡量?”其实“气数”源自古代阴阳学说,“气”代表生命能量,“数”指命运定数。就像手机电池既有当前电量(气),也有设计寿命(数),两者耗尽时就不得不“关机换代”。这种解释虽然不学术,但能帮现代人快速抓住精髓。

有趣的是,生活中很多“气数已尽”的断言常被打脸。比如十年前有人说实体书店气数已尽,结果网红书店靠着“书+咖啡+文创”的模式枯木逢春。这说明所谓“定数”里其实藏着变量——人的创造力就是最大的X因素。

个人认为,“气数已尽”更像面镜子:悲观者看到终点,乐观者看到转折点。就像秋天落叶看似树木衰败,实则是为了春天的新生。下次遇到看似走到尽头的事情,不妨多问一句:“是真的没路了,还是该换双鞋子?”

最后分享个小观察:老一辈用“气数已尽”时总带着宿命感,而年轻人更爱说“这局凉了”,还附带个“重开一局”的表情包。语言变迁中,或许藏着我们对命运理解的变化——从被动接受,到相信人生有存档点。

气数已尽的造句

  1. 造句 总有一天,他们的运气会气数已尽。
  2. 造句 这次大选着实将决定自民党是否气数已尽。
  3. 造句 沉着:对气数已尽的强烈意识。李碧华 
  4. 造句 吾观大魏气数已尽,陛下应顺天应人也。
  5. 造句 而今清妖气数已尽,吾朝如日东升,臣闻: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
  6. 造句 气无所不至,气数已尽,便无可挽回?然三分先天命,七分后天修,少年易云踏上修炼之途,如何改变影响这一天地。
  7. 造句 今汉世天下历时四百余年其气数已尽,海内鼎沸。
  8. 造句 到今天历年四百,气数已尽,海内鼎沸。
  9. 造句 现在汉家天下历年四百年,气数已尽,海内鼎沸。
  10. 造句 昔汉高祖不过泗上一亭长,而有天下;今历年四百,气数已尽,海内鼎沸。

"气数已尽"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