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ì kè dǒu niú
成语解释:斗:北斗星。牛:牵牛星。斗牛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同“气吞牛斗”。
成语出处:明 胡文焕《群音类选〈千金记 受辱胯下〉》:“俺自有翅排云,气克斗牛,怎肯与他年少成仇。”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氣剋鬥牛
英文翻译:Qike bullfight
气: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克:1.能:克勤克俭。不克分身。2.克服;克制:克己。以柔克刚。3.攻下据点;战胜:克复。克敌。攻必克。4.消化:克食。克化。5.姓。6.严格限定(期限):克期。克日。7.质量或重量单位,符号g。1克等于1千克(公斤)的千分之一。[法gramme]8.藏族地区容量单位,1克青稞约重25市斤。9.藏族地区地积单位,播种1克(约25市斤)种子的土地称为1克地,1克约合1市亩。“剋(尅)”
斗:[dòu]1.对打:斗殴。战斗。2.比赛胜负,争胜:斗力。斗劲。斗智。斗志昂扬。3.使动物之间互争高下:斗牛。斗蟋蟀。4.拼合,对准,凑近:斗眼。5.古同“逗”,逗引。[dǒu]1.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斗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2.量粮食的器具:斗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3.形容小东西的大:斗胆。4.形容大东西的小:斗室。5.像斗的东西:斗车。斗笠。斗篷。熨斗。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斗。气冲斗牛(怒气冲天)。7.特指“北斗星”:斗折蛇行。8.古同“陡”,高耸的样子。9.〔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10.古同“陡”,突然。
牛:1.哺乳动物。草食,反刍。家牛有黄牛、水牛和牦牛等。黄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牦牛可作高山峻岭间的驮运役畜。中国黄牛有秦川牛、南阳牛、鲁西黄牛、延边黄牛等;水牛有温州水牛、滨湖水牛等良种。云南产的一种野牛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比喻固执、倔强,也比喻威风、神气:牛脾气。牛哄哄。他的样子可真牛。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4.牛顿的简称。
“气克斗牛”这个成语听起来挺有画面感,但具体该怎么用呢?举个例子:公司年度业绩发布会上,CEO用数据说话,字字铿锵,台下原本质疑的股东们逐渐安静下来——这种用实力和自信压制全场的气势,就称得上“气克斗牛”。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气势汹汹”有啥区别?关键在于“克”字。前者强调用气场化解矛盾,就像太极中的以柔克刚;后者则偏向强硬压制。比如篮球比赛中,裁判误判后,教练冷静摆事实讲规则,最终让裁判改判,这比直接吵架更能体现“气克斗牛”的智慧。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其实很接地气。朋友曾分享过求职经历:面试时遇到压力测试,面试官故意用尖锐问题施压。他深呼吸调整状态,条理清晰地分析岗位需求与自身优势,最终让面试官点头认可。这种“不卑不亢”的应对方式,正是成语的现实演绎。
为什么现代社会更需要这种能力?如今信息爆炸的环境里,单纯的音量压制早已失效。观察那些优秀的直播主播就会发现,他们不用声嘶力竭,而是用专业知识和真诚态度留住观众。就像深夜电台主持人用温和声线抚慰都市人的焦虑,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气场反而更具穿透力。
个人认为,气克斗牛的本质是内在能量的外显。去年参加马拉松时深有体会:当跑到35公里“撞墙期”,真正支撑我继续前进的不是咬牙硬撑,而是调整呼吸节奏,用稳定的步频找回掌控感。这种由内而外的从容,或许才是应对生活挑战的更优解。
下次遇到需要展现气场的场合时,不妨先给自己三秒钟:挺直脊背,放缓语速,把注意力从“压倒对方”转向“表达清楚”。你会发现,真正的气势不需要张牙舞爪,当内在的笃定透过眼神和姿态自然流露时,连空气都会为你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