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àng
  • gu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ǐ liàng qí guān

成语解释:观:看。指同等看待

成语出处:廖仲恺《中国的实业的现状及产业落后的原因》:“因此我们的输出,必不能和输入比量齐观。”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同等看待

繁体字形:比量齊觀

英文翻译:equate

比量齐观的意思

比:1.比较;较量:比干劲。学先进,比先进。2.能够相比:近邻比亲。坚比金石。演讲不比自言自语。3.比画:连说带比。4.对着;向着:别拿枪比着人,小心走火。5.仿照:比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6.比方;比喻:人们常把聪明的人比做诸葛亮。7.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叫做它们的比,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的小麦年产量和水稻年产量约为一比四。8.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比一胜乙队。9.a)“一”加量词在“比”的前后重复,可以表示程度的累进: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了。b)比较高下的时候用“比”,表示异同的时候一般用“跟”或“同”。10.姓。11.紧靠;挨着:比肩。鳞次栉比。12.依附;勾结:朋比为奸。13.近来:比来。14.等到:比及。

量:[liàng]1.测量东西体积多少的器物。如升、斗等。2.限度:胆量。力量。3.数量:降雨量。产量。4.估计;衡量:量力而行。5.哲学范畴。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即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如多少、大小、高低、轻重、快慢等。[liáng]1.用器具确定东西的多少、长短或其他性质:量地。量血压。2.估计;衡量:打量。思量。

齐:[qí]1.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齐整。参差不齐。2.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3.同时;同样;一起: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4.全;完全:齐全。人到齐了。5.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6.中国朝代名:南朝齐。北朝齐。[jì]1.调剂: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后作“剂”。2.药剂:处齐不过数种。后作“剂”。3.界限;分际:百年,寿之大齐。4.成功;成熟:事能得齐。后作“济”。[zī]同“”。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zhāi]1.同“”。2.斋戒:齐三日而后行。3.庄敬:齐庄。齐严。

观:[guān]1.看:观看。走马观花。坐井观天。2.景象或样子:奇观。改观。3.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乐观。悲观。世界观。[guàn]1.道教的庙宇:道观。白云观。2.(Guàn)姓。

成语评论

哎,你别说,“比量齐观”这个成语看起来文绉绉的,其实生活中用起来可带劲儿了!比方说同事小张最近吐槽:“老板总拿我和老王的业绩比量齐观,可我是新人他干了十年啊!”这时候大伙儿肯定会点头——不同资历的人被强行放到同一标准下衡量,确实让人憋屈。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啥时候能比量齐观,啥时候不能?举个栗子,隔壁王阿姨买菜时念叨:“青菜和萝卜价格倒是能比量齐观,可营养价值能一样吗?”你看,价格可以量化比较,但内在价值往往需要差异化看待,这就是这个成语的微妙之处。

说实在话,我觉着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用在教育场景。就像上周家长会上李老师说的:“孩子们的兴趣特长各有不同,咱们可不能比量齐观地要求他们都考满分。”这话简直说到心坎里了!标准化考核和个性化发展之间的平衡艺术,不正是现代社会老生常谈却总也谈不完的话题么?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些场合还真得比量齐观。去年社区改造投票,居委会大妈拿着方案挨家解释:“不管住别墅还是公寓,每户的投票权咱都得比量齐观。”这时候程序公平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你看,同一个成语,用在不同的场景里,味道完全不一样对吧?

最后唠句实在的,成语就像炒菜用的调料——放对了地方才提鲜。就像昨天看纪录片里说的:“东西方绘画技法固然不同,但艺术价值不必非要比量齐观。”这话让我突然开窍:比较本身不是目的,理解差异才是关键。所以说啊,活学活用成语这事儿,关键还是得看咱咋把握那个度!

"比量齐观"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