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āng
  • xiā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ǐ shāng xiāng jí

成语解释:藉:以物衬垫。死亡受伤者相互枕藉而卧。形容伤亡者多

成语出处:《元史·世祖纪》:“以致师出连年,死伤相藉,系累相属,皆彼宋自祸其民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伤亡者多

繁体字形:死傷相藉

英文翻译:Death and injury

死伤相藉的意思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伤:1.人体或其他物体受到的损坏:作战负伤。探伤仪。2.损害:伤筋动骨。伤感情。3.因故得病:伤风。伤寒。伤食。4.悲哀:伤心。悲伤。5.妨碍:无伤大体。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藉:[jiè]1.另同“”2.垫在下面的东西:以茅草为藉。3.垫;衬:藉地而坐。[jí]1.践踏;凌辱。2.另同“

成语评论

死伤相藉”这个成语,乍一听有点吓人,但它确实能生动地传达出惨烈的场景。比如历史书上说:“赤壁之战后,曹军溃败,江边死伤相藉,连江水都被染红了。”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在战争场景吗?其实不然——比如写小说时可以说:“地震后的废墟中,瓦砾堆下死伤相藉,救援队员含泪扒开砖石寻找幸存者。”这里既保留了原意,又拓展了使用场景。

有人担心这个成语太血腥,会不会不适合日常使用?举个改编的例子就明白了。有位老师教学生成语时这样说:“你们玩真人CS时乱扔水弹,现在更衣室里湿衣服死伤相藉,管理员阿姨要生气了!”全班顿时笑作一团。看,只要语境合适,严肃的成语也能变轻松。不过要注意,在正式场合还是保持原意更妥当。

我发现这个成语正在发生有趣的变化。有次看电竞直播,解说激动地喊:“这波团战打完,红方英雄死伤相藉,蓝方直接推上高地!”弹幕立刻刷满“文化人解说”。这种跨次元的用法,既保留了“大量伤亡”的核心意思,又给古语注入了新活力。语言就像条河,总在流动中创造惊喜。

当我们在文章里用“死伤相藉”时,其实在悄悄做两件事:既勾勒出视觉冲击力强的画面,又暗示事件背后的沉重代价。比如报道火灾时写“火场外围死伤相藉”,比起直白的伤亡数字,更能引发读者共情。但切记要拿捏分寸——去年有小编用这个词描述马拉松选手抽筋,结果被网友调侃“汉语十级翻车现场”。

说到底,每个成语都是把双刃剑。用“死伤相藉”时就像厨师掂勺,火候最关键。有位作家朋友分享过心得:他写武侠小说时,会让这个词伴着清晨雾气出现——“破晓时分,客栈院中死伤相藉,唯有檐角铜铃在血风中叮当作响”。这般处理,惨烈中竟透出几分诗意,或许这就是汉语的魅力所在。

"死伤相藉"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