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ǐ bù yào liǎn
成语解释:指没有害羞的意思
成语出处:曲波《林海雪原》:“真他妈的吊死鬼擦粉,死不要脸。”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知羞耻
繁体字形:死不要臉
英文翻译:To die without shame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要:[yào]1.重要:主要。紧要。险要。要事。要道。2.重要的内容:纲要。摘要。提要。择要记录。3.希望得到;希望保持:他要一台电脑。这本书我还要呢!4.因为希望得到或收回而有所表示;索取:要账。小弟弟跟姐姐要钢笔用。5.请求:她要我替她写信。6.助动词。表示做某件事的意志:他要学游泳。7.助动词。须要;应该:路很滑,大家要小心!。早点儿睡吧,明天还要起早呢!8.需要:我做件上衣要多少布?。由北京到天津坐汽车要两个小时。9.助动词。将要:我们要出国旅游了。要下雨了。10.助动词。表示估计,用于比较:夏天屋子里太热,树荫底下要凉快得多。11.如果:明天要下雨,我就不去了。12.要么:要就去打球,要就去溜冰,别再犹豫了。[yāo]1.求:要求。2.强迫;威胁:要挟。3.同“邀”。4.又同“腰”。
脸:1.头的前部,从额到下巴:圆脸。洗脸。2.(脸儿)某些物体的前部:门脸儿。鞋脸儿。3.情面;面子:丢脸。不要脸。4.(脸儿)脸上的表情:笑脸儿。把脸一变。
“死不要脸”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达到目的完全不顾及面子或道德底线。比如有人明明剽窃了同事的方案,却在会议上大言不惭地说“这是我熬夜三个月的成果”,这种睁眼说瞎话的行为,简直把“死不要脸”演绎得淋漓尽致。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现实中真有人能做到这么厚脸皮?其实这和人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关。当个人利益与道德产生冲突时,有些人会选择用“自我合理化”来屏蔽羞耻感,比如对自己说“职场本来就是你死我活”或者“别人也这么干过”,从而让不要脸的行为显得“合理”。
记得去年公司有个实习生,把部门所有人的PPT模板打包发给了竞争对手。被发现后他居然理直气壮:“资源共享才能促进行业发展嘛!”这种把自私包装成高尚的狡辩,堪称现代版“死不要脸”的典型案例。
不过换个角度看,脸皮厚或许也算某种生存技能?我曾在夜市见过摊主为了留住顾客,硬是把发霉的水果说成“天然酵素发酵”。这种急中生智的不要脸,虽然不值得提倡,倒让人感叹市井生活的烟火气。但话说回来,做人还是要有底线——毕竟信任就像镜子,摔碎了再粘回去也会有裂痕。
其实“死不要脸”的反面教材,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正面启示。就像看到有人在地铁逃票被拦下还骂骂咧咧,围观群众反而会更坚定遵守规则的决心。这个成语像面照妖镜,既照出人性中的阴暗面,也让我们更清楚该守住哪些原则。
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不妨先深呼吸三次。想想《围城》里方鸿渐说的:“天下就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妆的必然。”与其纠结别人的不要脸,不如专注修炼自己的真本事。毕竟在这个信息透明的时代,靠厚脸皮混日子的人,迟早会被戳穿画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