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uǎn kuǎn shēn shēn
成语解释:谓情意诚挚深切。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
繁体字形:款款深深
英文翻译:Deep and elegant
款:1.诚恳:款留。款曲(qū)(殷勤的心意)。款待。款洽(亲切融洽)。款诚。款语(恳切谈话)。2.器物上刻的字,书画、信件头尾上的名字:落款(题写名字)。题款。3.式样:款式。4.法规条文里分的项目:条款。第三条第一款。5.经费,钱财:款项。款额。公款。存款。汇款。6.敲打,叩:款门。款打。款塞。款关而入。7.至:“绕黄山而款牛首”。8.留,招待:款客。9.空:“款言不听,奸乃不生”。10.缓慢:款步。款款。
款:1.诚恳:款留。款曲(qū)(殷勤的心意)。款待。款洽(亲切融洽)。款诚。款语(恳切谈话)。2.器物上刻的字,书画、信件头尾上的名字:落款(题写名字)。题款。3.式样:款式。4.法规条文里分的项目:条款。第三条第一款。5.经费,钱财:款项。款额。公款。存款。汇款。6.敲打,叩:款门。款打。款塞。款关而入。7.至:“绕黄山而款牛首”。8.留,招待:款客。9.空:“款言不听,奸乃不生”。10.缓慢:款步。款款。
深:1.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2.—3.同):深耕。深山。这院子很深。4.深度: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5.深奥:由浅入深。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6.深刻;深入:深谈。影响很深。7.(感情)厚;(关系)密切:深情。两人的关系很深。8.(颜色)浓:深红。深绿。颜色太深。9.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深秋。夜已经很深了。10.很;十分:深知。深信。深恐。深表同情。深有此感。11.姓。
深:1.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2.—3.同):深耕。深山。这院子很深。4.深度: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5.深奥:由浅入深。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6.深刻;深入:深谈。影响很深。7.(感情)厚;(关系)密切:深情。两人的关系很深。8.(颜色)浓:深红。深绿。颜色太深。9.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深秋。夜已经很深了。10.很;十分:深知。深信。深恐。深表同情。深有此感。11.姓。
“款款深深”这个词乍一听有点陌生,但它其实是两个词语的组合——“款款”和“深深”。有人可能会问:这两个词拼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其实它们各自都有明确的含义,组合后更多是表达一种“细腻且深厚的情感状态”。比如《诗经》里就有“款款东逝水”这样的句子,形容水流缓慢而温柔;而“深深”则常用来描述感情或事物的深度,比如“情意深深”。
有人疑惑:这两个词搭配起来会不会矛盾?比如“款款”指轻柔,“深深”指厚重,放在一起能成立吗?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比如老夫妻一起散步,丈夫轻轻扶着妻子的手,两人边走边聊年轻时的故事——这种场景里,动作是“款款”的,感情却是“深深”的。看似矛盾的组合,反而能传递出更复杂的情绪层次。
再比如作家写小说时,可能会用“她款款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这样的句子。这里的“款款”形容眼神的温柔克制,而“深深”则暗示了眼神背后藏着未说出口的牵挂。这种表达方式既保留了古汉语的韵味,又能让现代读者感受到文字的画面感。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用这种文绉绉的词会不会显得过时?其实语言的使用关键在于场景。在婚礼致辞、文学创作或表达郑重情感时,“款款深深”反而能成为点睛之笔。就像穿衣服一样,旗袍不适合爬山,但出席宴会时就是最佳选择。
个人认为,汉语的魅力恰恰在于这种“可拆可合”的灵活性。比如“杨柳依依”能拆成“杨柳”和“依依”,但组合后立刻有了画面和情绪。当我们用“款款深深”时,本质上是在调动语言中的“通感”能力——让读者从字面联想到动作、温度甚至心跳的节奏。
下次遇到类似的词语时,不妨试着把它们拆开再重组。比如“匆匆岁月”可以改写成“岁月匆匆”,虽然意思相近,但重音位置的变化会让句子产生不同的韵律感。语言就像乐高积木,同样的零件换个拼法,说不定就能搭出意想不到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