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ā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ī yǐ qí fāng

成语解释:欺:欺骗;其方:合乎情理的方法。比喻坏人用合乎情理的方法欺骗别人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万章上》:“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欺骗人

繁体字形:欺以其方

英文翻译:To deceive others

欺以其方的意思

欺:1.欺骗:自欺欺人。童叟无欺。2.欺负:仗势欺人。欺人太甚。

以:1.用;拿:以少胜多。晓之以理。赠以鲜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4.表示目的:以广视听。以待时机。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广以深。7.姓。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县级以上。长江以南。五千以内。二十岁以下。

其:[qí]1.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各得其所。自圆其说。2.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促其早日实现。不能任其自流。3.指示代词。那个;那样:查无其事。不厌其烦。4.指示代词。虚指:忘其所以。5.姓。6.表示揣测、反诘:岂其然乎?。其奈我何?7.表示请求或命令:子其勉之!8.词缀:极其。尤其。如其。[jī]用于人名,郦食其(LìYìjī),汉朝人。

方:1.正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正四边形的六面体。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东方。双方。4.办法:千方百计。领导有方。5.地点;地区:前方。方言。6.治病的药单:药方。处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积一立方米:土方。8.数学上指自乘的积:乘方。9.副词。正在;方才:方兴未艾。如梦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响度级的单位。将声音与一个1,000赫的纯音试听比较,当两者响度被判断为相同时,后者声压级的分贝数即被定为这个声音响度级的方数。旧写作㕫。11.⑪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一方砚台。两方图章。

成语评论

欺以其方”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背后的道理其实很接地气。举个例子:公司里的小张明明偷懒导致项目延期,却对领导说“最近行业政策调整,必须重新规划方案”。领导一听觉得“有道理”,反而夸他考虑周全。你看,这就是用对方认可的逻辑去掩盖真实问题——像不像你上学时用“电脑死机”解释作业没交?

自问:为什么这种骗术容易成功?因为人往往会被“合理的框架”迷惑。就像骗子打电话冒充银行客服,先报出一串真实数据获取信任,再诱导转账——人们更容易相信“穿着合规外衣”的谎言。

记得去年社区水果店搞促销,老板举着计算器给王奶奶算账:“您看,买三斤送半斤,每斤便宜2块呢!”老人听着噼里啪啦的按键声,觉得特别可信。结果回家称重发现,所谓的“三斤”其实只有两斤半。这种利用专业工具营造的虚假权威,正是“欺以其方”的典型套路。

自问:如何识别这类欺骗?关键要培养“第二层思维”。比如同事说“这个方案完全符合流程”,别急着点头,不妨追问:“流程里哪个具体条款支持的?”就像网购时看到“最后3件”的提示,先别冲动,查查历史销量更靠谱。

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越是注重表面合规的场合,这类欺骗越容易滋生。就像某些企业把环保口号印满墙面,实际却偷偷排污——用正确的形式包装错误的行为,反而比赤裸裸的作恶更具迷惑性。这提醒我们,判断事物不能停留在“看起来对”,而要深究“实际上对不对”。

下次遇到看似完美的解释时,不妨学学老中医“望闻问切”:望其表象是否过于光鲜,闻其逻辑是否存在杂音,问其细节能否自洽,切中要害看本质。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清醒的思考能力,才是对抗“高级骗术”的最佳护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