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àng
  • wǎng
  • xià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ī shàng wǎng xià

成语解释: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成语出处:唐 元结《奏免科率状》:“忝官尸禄,欺上罔下,是臣之罪。”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欺上罔下

英文翻译:conceal the true state of affairs from above and below oneself

欺上罔下的意思

欺:1.欺骗:自欺欺人。童叟无欺。2.欺负:仗势欺人。欺人太甚。

上:[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罔:1.蒙蔽:欺罔。2.无;没有:置若罔闻。3.古同“网(網)”。4.古又同“”。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成语评论

欺上罔下”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欺骗上级、蒙蔽下属,常用来形容某些人通过隐瞒真相或歪曲事实来维持表面的和谐。比如,某公司中层管理者为了掩盖项目进度滞后的真相,向上级汇报“一切顺利”,同时向下属隐瞒资源不足的问题。这种行为看似暂时稳定了局面,实则埋下了隐患。

为什么会出现“欺上罔下”的现象? 这可能源于信息传递的断层。例如,一个团队负责人担心暴露问题会影响自己的晋升,于是选择报喜不报忧。但这种做法往往导致问题累积,最终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危机。

再举个例子:古代官员为了迎合皇帝喜好,谎称民间丰收、百姓安乐,却对灾情视而不见。这种情况下,朝廷无法及时救灾,最终可能激起民变。这恰恰说明,“欺上罔下”不仅损害信任,还可能动摇根基。

如何避免陷入这种困境? 个人认为,关键在于建立透明的沟通机制。比如现代企业提倡“扁平化管理”,鼓励员工直接反馈问题,而非层层过滤信息。这种开放的文化能减少信息扭曲,让决策更贴近实际。

有趣的是,这种现象并非只存在于职场或官场。家庭中,孩子为逃避责骂而隐瞒考试成绩,家长因工作繁忙忽略真实需求,这种“双向隐瞒”本质上也是一种小型的“欺上罔下”。可见,真诚沟通在任何关系中都是稀缺品。

或许有人会问:“隐瞒真相有时不是为了避免冲突吗?” 短期看或许如此,但长期来看,未被解决的问题就像滚雪球,终会以更激烈的方式爆发。与其用谎言编织脆弱的平衡,不如用坦诚搭建稳固的桥梁——这或许才是破解困局的关键。

最后想说的是,信息时代的透明度越来越高,“欺上罔下”的空间正在缩小。与其费心粉饰太平,不如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本身。毕竟,真实的瑕疵往往比虚假的完美更有生命力。

"欺上罔下"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