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éng jīn tuō yù
成语解释:谓官服盛装。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杜大将军七十寿序》:“其犹子总戎弘玮、弘场及诸孙十二人,谋相与罗长筵,考钟鼓,横金拖玉,称百年之觞。”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做官
繁体字形:横金拕玉
英文翻译:Hengjintuyu
横:[héng]1.跟地面平行的(跟“竖、直”相对):横额。横梁。2.地理上东西向的(跟“纵1”相对):黄河横贯本省。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跟“竖、直、纵1”相对):横队。墙上横着写着几个大字。4.跟物体的长的一边垂直的(跟“竖、直、纵1”相对):横剖面。人行横道。横着切一刀。5.使物体成横向:把扁担横过来。6.纵横杂乱:横生。横流。血肉横飞。7.与“横”(hèng)8.义相近,但只用于成语或文言词中。9.汉字的笔画,平着由左向右,形状是“一”。10.横竖;反正:我横不那么办!。事情是你干的,我横没过问。11.姓。[hèng]不吉利的;意外的:横事。横祸。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拖:1.拉着物体使挨着地面或另一物体的表面移动:拖船。拖地板。火车头拖着十二个车皮。2.在身体后面耷拉着:拖着辫子。拖着个尾巴。3.拖延;延续:拖时间。这件工作拖得太久了。声音拖得很长。4.牵制;牵累:拖累。拖住敌人。5.姓。
玉:1.矿物,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体。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硬度大。如白玉、墨玉、青玉、碧玉、和田玉、岫岩玉等,主要用作雕刻工艺美术品。2.比喻洁白美丽:亭亭玉立。3.敬辞。称对方的身体或行动:玉体。玉成。
“横金拖玉”这个成语听起来挺有画面感,但到底啥意思?简单来说,它原本是形容古代富贵人家出行时佩戴的金玉饰品拖在地上,后来用来比喻人过分追求外在的奢华,反而显得累赘或虚有其表。举个例子:老张为了参加同学会,特意借了朋友的金表、玉扳指,结果走路时手镯叮当响,领带还卡在车门缝里——真是横金拖玉,反倒闹了笑话。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打肿脸充胖子”有啥区别?其实两者都涉及“硬撑面子”,但“横金拖玉”更强调“用贵重物品堆砌”带来的反效果。比如网红餐厅用金箔装饰牛排,结果客人抱怨吃不出牛肉味,这就属于现代版的横金拖玉。
生活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我有个亲戚装修房子,非要把客厅装成欧洲宫廷风,水晶吊灯压得层高只剩两米,家人进门都得低头——这不就是典型的为面子牺牲实用性吗?个人认为,真正的格调不在于物品价格,而在于用得恰到好处。就像苏轼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内在充实了,外在装饰反而该做减法。
换个角度想,为什么人会陷入横金拖玉的怪圈?或许和社交媒体的“展示焦虑”有关。当朋友圈都在晒豪车名表,普通人就容易产生“不能输”的心理。但仔细观察会发现,越是真正有实力的人,日常穿着反而越简单。就像扎克伯格常年穿灰色T恤,他把省下的决策精力用在了更重要的事情上。
话说回来,适度追求美好事物无可厚非。关键是要分清“需要”和“想要”。比如买手机时,如果只是刷视频打电话,非要买顶配ProMax还镶钻手机壳,这就属于横金拖玉;但若是摄影师工作需要高性能设备,那就是合理投资。说到底,任何选择都该服务于实际需求,而非他人的眼光。
下次看到金光闪闪的东西时,不妨先问问自己:这真的让我更自在吗?还是反而成了负担?就像《小王子》里说的:“最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摆脱了外在的拖累,或许我们能更轻盈地走向真正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