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éng jiàn cè chū
成语解释:谓不自正面而从侧面表露出来。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由水溪至水心崖记》:“四面峰峦如花蕊,纤苞浓朵,横见侧出,二十里内,秀蒨阁眉,殆不可状。”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横見側出
英文翻译:Out of sight
横:[héng]1.跟地面平行的(跟“竖、直”相对):横额。横梁。2.地理上东西向的(跟“纵1”相对):黄河横贯本省。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跟“竖、直、纵1”相对):横队。墙上横着写着几个大字。4.跟物体的长的一边垂直的(跟“竖、直、纵1”相对):横剖面。人行横道。横着切一刀。5.使物体成横向:把扁担横过来。6.纵横杂乱:横生。横流。血肉横飞。7.与“横”(hèng)8.义相近,但只用于成语或文言词中。9.汉字的笔画,平着由左向右,形状是“一”。10.横竖;反正:我横不那么办!。事情是你干的,我横没过问。11.姓。[hèng]不吉利的;意外的:横事。横祸。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现”,出现,显露。2.古同“现”,现存。
侧:[cè]1.旁边(跟“正”相对):左侧。侧面。公路两侧种着杨树。2.向旁边歪斜:侧耳。侧着身子进去。[zè]同“仄2”。[zhāi]倾斜;不正:侧歪。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横见侧出”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它的核心意思是“从不同角度观察,能看到事物的不同面貌”。比如你站在山顶看风景,有人赞叹云海壮丽,有人却盯着脚下歪脖子树上的鸟窝——这不就是“横见侧出”的现实写照吗?
举个职场例子: 公司会议上,技术部认为新功能开发需要三个月,市场部却坚持要压缩到六周。表面看是时间安排的矛盾,但仔细分析会发现——技术部关注的是代码稳定性,市场部考虑的是竞品上线节奏。这时候如果能用“横见侧出”的视角,双方就能理解:原来我们都站在自己的山头上,看到的是同一件事的不同切面。
自问:成语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这个成语其实在提醒我们:别急着下结论。就像拆盲盒,有人摸到棱角说是机器人,有人触到圆弧猜是水杯,但只有拆开包装才能看到全貌。现实生活中,夫妻吵架、代际沟通障碍,往往都源于只盯着自己的“观察角度”。
再举个生活场景: 家长看到孩子用手机就皱眉,觉得是沉迷游戏;孩子却委屈地说是在查学习资料。这种认知偏差就像拿着单筒望远镜看世界,如果换成“横见侧出”的广角镜,可能会发现手机界面正停留在英语听力页面。
自问:怎么应用这个智慧? 下次遇到争执时,试着问对方:“你从这个事情里看到了什么?”就像拼图游戏,收集不同角度的碎片才能拼出完整画面。有位产品经理朋友告诉我,他们团队专门设立“反方发言时间”,强制要求从用户、技术、财务三个维度审视方案,结果项目成功率提升了40%。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格外重要。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太容易陷入“信息茧房”,就像总吃同款泡面会营养不良。主动切换观察视角,相当于给思维做瑜伽——保持认知的柔韧度。毕竟,连牛顿都是先被苹果砸到,再从重力角度思考,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最后记住:世界是个多棱镜,转个角度就有新发现。下次遇到难题卡壳时,不妨站起来走走,换个位置看问题,说不定答案就藏在某个被忽略的侧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