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éng
  • qiǎng
  • duó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éng qiǎng wǔ duó

成语解释:见“横抢硬夺”。

成语出处:郭沫若《羽书集·我们失掉的只是奴隶的镣铐》:“敌人看到我们的觉醒,因而发生了恐慌。假面具剥掉了,露出了它们的狰狞的面孔来横抢武夺。”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横搶武奪

英文翻译:To seize with violence

横抢武夺的意思

横:[héng]1.跟地面平行的(跟“竖、直”相对):横额。横梁。2.地理上东西向的(跟“纵1”相对):黄河横贯本省。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跟“竖、直、纵1”相对):横队。墙上横着写着几个大字。4.跟物体的长的一边垂直的(跟“竖、直、纵1”相对):横剖面。人行横道。横着切一刀。5.使物体成横向:把扁担横过来。6.纵横杂乱:横生。横流。血肉横飞。7.与“横”(hèng)8.义相近,但只用于成语或文言词中。9.汉字的笔画,平着由左向右,形状是“一”。10.横竖;反正:我横不那么办!。事情是你干的,我横没过问。11.姓。[hèng]不吉利的;意外的:横事。横祸。

抢:[qiǎng]1.夺,硬拿:抢劫。抢夺。2.赶快,赶紧,争先:抢先。抢占。抢购。抢攻。3.刮,擦:磨剪子抢菜刀。4.当面责备或讽刺:抢白他一顿。[qiāng]1.碰,撞:呼天抢地。2.同“”。[chēng]1.〔抢攘〕纷乱的样子,如“支离抢攘兮,遭世孔疚”。2.(搶)

武:1.关于军事的(跟“文”相对):武器。武装。武力。2.关于技击的:武术。武艺。3.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火。4.姓。5.半步,泛指脚步:继武。踵武。见〖步武〗。

夺:1.强取;抢:掠夺。巧取豪夺。从歹徒手里夺过凶器。强词夺理。2.争先取到:夺冠。夺红旗。3.胜过;压倒:巧夺天工。先声夺人。4.使失去:剥夺。褫夺。5.失去:勿夺农时。6.作决定:定夺。裁夺。7.(文字)脱漏:讹夺。

成语评论

横抢武夺”这个成语听起来挺有画面感的吧?咱们先看个例子:古装剧里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叛军首领横抢武夺,带着部下冲进粮仓把百姓的救命粮食全搬空了。这里用"横抢武夺"既描述了动作的蛮横,又凸显了武力压迫的恶劣性质。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古代战争场景吗?其实不然。比如在职场中,某销售主管仗着职权横抢武夺,把组员的客户资源全部划归自己名下。这里虽然没有真刀真枪,但用权力强行侵占的行为本质是相通的。

值得注意的细节是,这个成语自带价值判断。当记者报道"开发商横抢武夺强拆民宅"时,读者能立刻明白报道者的批判立场。不过换个角度想,在特殊情况下是否存在正当性?比如抢险救灾时征用物资,虽然符合"武夺"的形式,但出发点完全不同。

我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描述动物世界的生存法则。看这个例子:纪录片里,年轻的雄狮横抢武夺,从老狮王嘴边抢走刚捕获的羚羊。这种自然界的弱肉强食,用拟人化的成语表达反而更生动。

最后想分享个观察:现代社会虽不再动刀动枪,但各种"软性横抢武夺"屡见不鲜。比如某些网络平台用霸王条款侵占创作者权益,或商家用虚假宣传掠夺市场份额。这些现象提醒我们,文明的外衣下依然需要规则约束。

"横抢武夺"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