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éng zhēng bào liǎn
成语解释:横:蛮横;征:征发;征税;敛:搜刮。强横残暴地征收苛捐杂税。形容反动统治阶级贪婪凶狠、搜刮人民的罪行。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痛史》:“名目是规划钱粮,措置财赋,其实是横征暴敛,剥削脂膏。”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横征暴斂
英文翻译:extort excessive taxes and levies
横:[héng]1.跟地面平行的(跟“竖、直”相对):横额。横梁。2.地理上东西向的(跟“纵1”相对):黄河横贯本省。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跟“竖、直、纵1”相对):横队。墙上横着写着几个大字。4.跟物体的长的一边垂直的(跟“竖、直、纵1”相对):横剖面。人行横道。横着切一刀。5.使物体成横向:把扁担横过来。6.纵横杂乱:横生。横流。血肉横飞。7.与“横”(hèng)8.义相近,但只用于成语或文言词中。9.汉字的笔画,平着由左向右,形状是“一”。10.横竖;反正:我横不那么办!。事情是你干的,我横没过问。11.姓。[hèng]不吉利的;意外的:横事。横祸。
征:1.走远路(多指军队):征途。长征。2.征讨:出征。南征北战。3.政府召集人民服务:征兵。应征入伍。4.征收:征税。5.征用:征地。6.征求:征稿。征文。7.证明;证验:文献足征。信而有征。有实物可征。8.表露出来的迹象;现象:征候。象征。特征。“徵”
暴:[bào]1.突然而且猛烈:暴雨。暴病。暴怒。暴饮暴食。2.凶狠;残酷:暴徒。暴行。3.急躁:他的脾气很暴。4.姓。5.露出来;显露:暴露。自暴家丑。6.糟蹋:自暴自弃。暴殄天物。[pù]同“曝”。
敛:1.收起;收住:敛容。敛足。2.约束:敛迹。3.收集;征收:敛钱。横征暴敛。把工具敛起来。
提到“横征暴敛”,大家可能觉得这个词离现代生活很遥远,但它真的只是历史书里的故事吗?咱们先举个栗子:古代某个县官为了修建自己的豪宅,突然宣布每户多交三成粮食税,百姓连存粮都不够吃,只能挖野菜充饥——这就是典型的“横征暴敛”。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还有这种事吗?”其实换个形式依然存在。比如某些企业利用垄断地位,在基础服务上随意加收高额费用;或是某些机构巧立名目收取“管理费”“手续费”,本质上都是变相的横征暴敛。关键问题在于:当权力缺乏监督时,资源掠夺就会穿上新马甲登场。
我曾在旅游时见过这样的场景:某古镇突然要求商户每月缴纳“古建筑维护费”,但收钱后墙面剥落都没人管。这种只管收钱不办事的行为,不正是现代版的横征暴敛吗?有趣的是,当游客锐减导致税收下降时,管理者反而开始认真修缮房屋——可见利益驱动才是核心。
为什么说普通人要警惕这种现象?因为它的本质是资源分配失衡。就像海绵吸水,当权者若毫无节制地挤压底层群体,最终整个社会的活力都会被榨干。但反过来看,现在越来越多的政务公开和投诉渠道,其实正在编织一张防护网。咱们既不必过度恐慌,也不能放松监督。
最近看新闻时注意到,某地政府取消七项不合理收费后,小商户季度营业额平均增长15%。这说明合理的税收制度能激活经济活力,就像修剪掉枯枝的树木反而长得更茂盛。或许对抗横征暴敛的最好方式,就是让阳光照进每个决策环节,毕竟再隐蔽的操作也怕见光。
下次听到“特殊时期需要特殊贡献”这类说辞时,不妨多问几句:贡献给谁?用在哪里?有无凭证?保持理性追问的习惯,就像给公共事务装了防滑链,既能防止权力打滑失控,也能让社会这辆车开得更稳当。说到底,公平的规则才是抵御横征暴敛的最佳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