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éng
  • dāo
  • jiē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éng dāo jiē fǔ

成语解释:持刀执斧。

成语出处: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二章第八节:“据说,茶贩的队伍往往是一个人担茶叶,两个人保卫,‘横刀揭斧,叫呼踊跃’。”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横刀揭斧

英文翻译:Uncovering the axe with a knife

横刀揭斧的意思

横:[héng]1.跟地面平行的(跟“竖、直”相对):横额。横梁。2.地理上东西向的(跟“纵1”相对):黄河横贯本省。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跟“竖、直、纵1”相对):横队。墙上横着写着几个大字。4.跟物体的长的一边垂直的(跟“竖、直、纵1”相对):横剖面。人行横道。横着切一刀。5.使物体成横向:把扁担横过来。6.纵横杂乱:横生。横流。血肉横飞。7.与“横”(hèng)8.义相近,但只用于成语或文言词中。9.汉字的笔画,平着由左向右,形状是“一”。10.横竖;反正:我横不那么办!。事情是你干的,我横没过问。11.姓。[hèng]不吉利的;意外的:横事。横祸。

刀:1.切、割、削、砍、铡用的工具,一般用钢铁制成:菜刀。镰刀。铡刀。铣刀。一把刀。2.用于劈或刺的兵器:大刀。朴刀。刺刀。3.形状像刀的东西:冰刀。双刀电闸。4.计算纸张的单位,通常一百张为一刀。5.姓。

揭:[jiē]1.把盖在上面的东西拿起,或把粘合着的东西分开:揭锅。揭幕。2.使隐瞒的事物显露:揭露。揭发。揭底。揭穿。揭短。揭晓。3.高举:揭竿而起。4.标示:揭橥(zhū)(本是作标记的小木桩,引申为标志。亦作“揭著”)。揭示。5.扛,持。6.姓。[qì]提起衣裳:揭衣涉水。

斧:1.斧子:板斧。2.古代一种兵器:斧钺。

成语评论

横刀揭斧”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武侠小说里的场景,但实际生活中该怎么用呢?举个真实例子:某互联网公司团队讨论新项目方案时,市场部主管突然站起来说:“既然大家意见分歧太大,不如我来横刀揭斧——咱们集中资源主攻短视频赛道。”这个动作不仅打破会议僵局,更让团队在三天内就拿出可执行的计划书。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快刀斩乱麻”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都强调果断决策,但“横刀揭斧”更突出主动打破现状的魄力。就像装修老房子时,业主突然决定把承重墙以外的隔断全部拆除,这种彻底改造的勇气,恰恰是现代人面对复杂问题时需要的思维方式。

我注意到,越是经验丰富的职场人,越擅长在关键时刻“横刀揭斧”。有位创业朋友分享过:当公司现金流吃紧时,他果断砍掉占总成本40%的线下体验店,转而深耕社群运营。这个决定当时被批太冒险,结果半年后利润率反而提升15%。这说明,精准的决断力往往比周全的考量更能打开新局面。

不过要提醒的是,横刀揭斧不等于鲁莽行事。就像外科医生做切除手术,既需要利落下刀的果敢,更需要术前精准的病灶定位。现实中那些看似突然的重大决策,背后往往有长期观察和数据分析作支撑。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企业家在危机时刻的“神来之笔”,事后复盘时总能找到必然性痕迹。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种决策智慧。当同龄人还在纠结“选A还是选B”时,懂得适时横刀揭斧的人,已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下个阶段的认知优势。毕竟,世界上本没有完美方案,很多机遇都是在破除旧框架的过程中自然浮现的。

"横刀揭斧"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