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àn huā lóng hè
成语解释:栅栏中的花、笼中的鹤。比喻受到约束的人或物
成语出处:清 龚自珍《好事近 行箧中有像一幅以词为赞》:“倘然生小在侯家,天意转孤负。作了槛花笼鹤,怎笑狂如许!”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受到约束的人或物
繁体字形:檻蘤籠鶴
英文翻译:Cage crane
槛:[kǎn]门槛;门限。[jiàn]1.栏杆。2.关禽兽的木笼;囚笼:兽槛。槛车(古代运送囚犯的车)。
花:1.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一朵花儿。2.可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盆儿。花儿匠。种花儿。3.(花儿)形状像花朵的东西:灯花儿。火花。雪花儿。4.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其他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许多火花,供人观赏:花炮。礼花。放花。5.花纹:白地蓝花儿。这被面花儿太密。6.颜色或种类错杂的:花白。花猫。花花绿绿。7.(眼睛)模糊迷乱:眼花。昏花。8.衣服磨损或要破没破的样子:袖子都磨花了。9.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花招儿。花账。花言巧语。10.姓。11.用;耗费:花费。花钱。花时间。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笼:[lóng]1.笼子:竹笼。兔笼。鸡从笼里跑出来了。2.旧时囚禁犯人的刑具:囚笼。3.蒸笼:小笼包子。馒头刚上笼。4.把手放在袖筒里:笼着手。[lǒng]笼子(lǒng·zi):箱笼。
鹤:鸟,头小颈长,嘴长而直,脚细长,后趾小,高于前三趾,羽毛白色或灰色,群居或双栖,常在河边或沼泽地带捕食鱼和昆虫。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丹顶鹤、白鹤、灰鹤等。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槛花笼鹤”这个成语时,可能会疑惑:这到底是形容美好的事物被限制,还是暗喻某种特殊的保护?举个例子,有位园林设计师在布置庭院时,特意用雕花木栏围住珍稀牡丹,又在池塘边建了竹篱圈养丹顶鹤。游客赞叹“这简直是槛花笼鹤的意境”,既保留了自然之美,又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
这时候问题来了:为什么要用“槛”和“笼”这种带有束缚意味的字眼?其实这正是成语的巧妙之处。就像现代人养多肉植物会用造型盆器,既限制了根系生长空间,反而让植物呈现出更精致的形态。这种“限制中的绽放”恰恰体现了东方美学中“收放有度”的智慧。
在职场中也能找到对应场景。某互联网公司的创意总监坚持让团队在限定主题内发挥,起初员工觉得像“戴着镣铐跳舞”,三个月后却做出了年度爆款企划。这让我想起苏州园林的镂空花窗——有形的框架反而能框出无限想象,恰似成语中花与鹤在限定空间里展现的别样生机。
值得思考的是,现代社会常把“自由”和“约束”对立起来。但观察儿童游乐场的围栏设计就会发现,明确的边界反而让孩子们更安全地探索世界。就像培育兰花需要特定温湿度,真正的成长往往发生在“有保护的领域”。这种辩证关系,或许正是“槛花笼鹤”穿越时空带给我们的启示。
最后留个思考题:当你下次看到商场橱窗里精心布置的展示品,或者博物馆的文物展柜时,不妨想想这些“现代版槛花笼鹤”是如何在保护与展示之间找到平衡点的。限制本身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把框架变成创作的画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