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ǔ wěi wú tóu
成语解释:古豫章一带位于楚地下游,吴地上游,如首尾相衔接,故称“楚尾吴头”。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地方。
成语出处:宋·朱熹《铅山立春》诗:“雪拥山腰洞口,春回楚尾吴头。”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边境
繁体字形:楚尾吴頭
英文翻译:Chu Wei and Wu tou
楚:1.古书上指牡荆。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供药用。2.痛苦:苦楚。3.清晰;整齐:清楚。衣冠楚楚。4.周朝国名(?—前223)战国七雄之一。在今湖南、湖北一带。为秦所灭。5.朝代名。十国之一(907—951)。马殷建立。建都长沙,后为南唐所灭。
尾:[wěi]1.尾巴。2.事物的末端:队尾。尾声。3.跟在后面:尾随。4.主要部分以外的部分;尚未了结的事情:尾数。扫尾工作。5.量词。用于鱼:一尾鱼。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yǐ]1.马尾(wěi)上的长毛:马尾罗。2.蟋蟀等尾(wěi)部的针状物:三尾儿。
吴:1.周朝国名(?—前473)。在今江苏、安徽、浙江一带,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公元前473年为越所灭。2.朝代名。1.三国之一(222—280)。孙权建立。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一带,建都建业(今南京),国号吴,也称孙吴或东吴。为晋所灭。2.十国之一(902—937)。杨行密建立。建都广陵(今江苏扬州)。为南唐所灭。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哎哟喂,各位看官可曾听过“楚尾吴头”这成语?咱先举个栗子啊。老张在历史小说里写道:“九江这地界儿,楚尾吴头的位置让商队天天上演‘方言大乱斗’。”你瞅瞅,这不就是形容两地交界处文化碰撞的活例子吗?
等等,楚尾吴头到底是啥意思?说白了就是古代楚国和吴国交界的地方,现在大概在江西安徽那片儿。好比说老李谈项目时总念叨:“咱们公司卡在长三角楚尾吴头的位置,搞创新就得学这地界儿的混搭精神!”嘿,这话把地理优势说得透透的。
要说现代应用,那可太有意思了。小王最近在短视频里刷到:“网红打卡地就要选楚尾吴头这样的风水宝地,拍个视频都能带两省流量!”这话糙理不糙,把地理位置的价值说得明明白白。
依我看呐,这成语现在可不只是说地理。就像咱小区广场舞大妈说的:“老年大学这课程设置,简直是楚尾吴头——传统书法挨着智能手机构图课!”您品品,这新旧文化碰撞的比喻多传神。
话说回来,为啥古人单挑这地界儿说事儿?八成是因为交界处最容易出故事。就像当下做直播带货,要是能把南北货混着卖,保不齐就能成新世代的“楚尾吴头”式爆款。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后提个醒,甭管是做生意还是搞创作,找准自己的“楚尾吴头”位置特别重要。就像炒菜得掌握火候,在交界处游刃有余才能玩出花样。哎,边界之外或许就是新天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