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ǐ jǐ yáo lín
成语解释:棨戟:古代权贵出行的仪仗;临:到。贵人从远方到来
成语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客套话
繁体字形:棨戟遥臨
英文翻译:Morinda in the distance
棨:古代官吏出行时用来证明身份的东西。用木头做成,像戟的样子。
戟:1.古代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成的枪尖,旁边附有月牙形锋刃。2.刺激
遥:1.遥远:遥望。千里之遥。路遥知马力。2.姓。
临:1.靠近;对着:临街。临河。背山临水。居高临下。如临大敌。2.来到;到达:光临。莅临。身临其境。双喜临门。3.临近;临到(某一行为发生的时间),含有将要、快要的意思:临睡。临毕业。这是我临离开北京的时候买的。4.照着字画模仿:临摹。临帖。临画。临得挺像。5.姓。
“棨戟遥临”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其实它描绘的是古代高官显贵远道而来的场景,字面意思是“仪仗队的棨戟远远地到来”,现在多用来形容重要人物或贵客到访的隆重场面。比如我们可以这样用:“听说集团董事长即将棨戟遥临分公司视察,办公室里立刻忙碌起来,大家既紧张又期待。”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这么冷门的成语呢?其实语言就像调味料,偶尔用一些有文化沉淀的词汇,能让表达更有层次感。比如在描述国际学术会议时,可以说:“当诺贝尔奖得主棨戟遥临会场时,原本嘈杂的礼堂瞬间安静下来。”这种用法既保留了成语的历史韵味,又赋予了现代场景的鲜活感。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自带“远道而来”的潜台词。我曾看到有人用它形容邻居串门,这就显得用力过猛了。就像不会用礼炮迎接社区志愿者那样,成语使用也要讲究场合的匹配度。若是描写市长跨省考察扶贫项目,说“市长棨戟遥临偏远山村”,那种郑重其事的感觉就恰到好处。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古语新用其实挺有意思。有次参加行业峰会,主持人说“感谢各位专家棨戟遥临”,顿时让商务场合多了几分雅致。不过要记得,就像不会天天穿礼服上班,这类成语更适合用在需要烘托庄重氛围的书面表达或正式发言中。
语言的魅力在于传承与创新并存。下次当你需要描写重要人物到访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它就像藏在词典里的青铜器,虽然不再日常使用,但擦拭干净后,依然能在特定场合散发独特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