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īng
  • ti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í dì jīng tiān

成语解释:到处是荆棘。形容变乱后的残破景象或困难重重的处境

成语出处:清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千年辽鹤,望人民城郭以怆神;何处铜驼,向棘地荆天而长涕。”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困难重重的处境

繁体字形:棘地荆天

英文翻译:Ratchet earth and Jingtian

棘地荆天的意思

棘:1.酸枣树,落叶灌木。有刺,果小味酸。种子供药用,治神经衰弱等。树可作嫁接大枣树的砧木。2.带刺草木的通称:荆棘。3.刺;扎:棘手。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荆:1.灌木。种类很多。多丛生,枝条柔软,可编筐篓。2.古时用荆条做成的刑杖:负荆请罪。3.春秋时楚国也称荆。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成语评论

说到“棘地荆天”这个成语,大家可能觉得有点陌生。其实它和“荆棘载途”类似,都是形容环境艰难、充满阻碍的状态。比如:“刚接手这个项目时,客户要求模糊、资源短缺,简直是棘地荆天。”这里用成语突出了开局时的混乱局面。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棘地荆天”而不是直接说“困难”?关键在于这个词的画面感——布满尖刺的地面和天空,能让人瞬间联想到无处下脚的压迫感。比如创业者常说:“公司起步那会儿,融资不顺、团队磨合难,真像在棘地荆天里找活路。”这种表达比单纯说“困难”更有冲击力。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现实中反而能带来积极启示。就像登山者穿越灌木丛时,虽然衣服会被勾破,但也会发现藏在荆棘里的野果。我常跟团队说:“棘地荆天的环境最能筛选出真正的创新方案。”毕竟太顺利的路,往往走不出新花样。

现代人面对工作压力时,不妨换个角度看问题。那些让你头疼的复杂流程、多方协调的麻烦事,本质上都是打磨能力的磨刀石。下次遇到棘手任务,可以试试笑着吐槽:“又来一片棘地荆天,看来又能解锁新技能了。”保持这种心态,再密的荆棘丛也能走成星光大道。

最后想说的是,成语的生命力在于活用。与其死记硬背“棘地荆天”的含义,不如在下次汇报工作时用它形容项目瓶颈,既准确又让表达生动起来。语言就像钥匙,用对了地方,再复杂的锁也能打开新天地。

"棘地荆天"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