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áo guī qiáo,lù guī lù
成语解释: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
成语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借款是另外一回事,通裕垫米又是一回事,桥归桥,路归路。”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状语;指互不相干
繁体字形:橋歸橋,路歸路
英文翻译:differentiate strictly
桥:1.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桥梁。桥墩。桥涵。桥头堡。吊桥。栈桥。引桥。立交桥。2.形状如桥梁的:心脏搭桥手术。3.古同“乔”,高。4.古同“矫”,正,整。5.姓。
归:1.返回:归国华侨。无家可归。2.还给;归还:物归原主。3.趋向或集中于一个地方:殊途同归。千条河流归大海。把性质相同的问题归为一类。4.由(谁负责):一切杂事都归这一组管。5.属于(谁所有):功劳归大家。这些东西归你。6.用在相同的动词之间,表示动作并未引起相应的结果:批评归批评,奖金一分也没少给。7.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8.姓。
桥:1.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桥梁。桥墩。桥涵。桥头堡。吊桥。栈桥。引桥。立交桥。2.形状如桥梁的:心脏搭桥手术。3.古同“乔”,高。4.古同“矫”,正,整。5.姓。
路:1.道路:陆路。水路。大路。同路。2.路程:八千里路。路遥知马力。3.(路儿)途径;门路:生路。活路儿。4.条理:理路。思路。笔路。5.地区;方面:南路货。外路人。各路英雄。6.路线:三路进军。七路公共汽车。7.种类;等次:这一路人。哪一路病?。头路货。纸有好几路。二三路角色。8.用于队伍的行列,相当于“排”、“行”:四路纵队。9.姓。
归:1.返回:归国华侨。无家可归。2.还给;归还:物归原主。3.趋向或集中于一个地方:殊途同归。千条河流归大海。把性质相同的问题归为一类。4.由(谁负责):一切杂事都归这一组管。5.属于(谁所有):功劳归大家。这些东西归你。6.用在相同的动词之间,表示动作并未引起相应的结果:批评归批评,奖金一分也没少给。7.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8.姓。
路:1.道路:陆路。水路。大路。同路。2.路程:八千里路。路遥知马力。3.(路儿)途径;门路:生路。活路儿。4.条理:理路。思路。笔路。5.地区;方面:南路货。外路人。各路英雄。6.路线:三路进军。七路公共汽车。7.种类;等次:这一路人。哪一路病?。头路货。纸有好几路。二三路角色。8.用于队伍的行列,相当于“排”、“行”:四路纵队。9.姓。
“桥归桥,路归路”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各走各的道,别瞎掺和”。比如你和朋友合伙开店,朋友总想用公司账户付私人账单,这时候你就可以说:“咱们得桥归桥、路归路,公是公,私是私。”
这个成语为什么重要?举个例子,同事小王总喜欢把工作情绪带回家,结果上班没效率,下班也不开心。如果用“桥归桥、路归路”的思维,工作时专注处理文件,回家就安心陪孩子拼乐高,反而两边都做得更好。
有人问:“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真能做到完全分开吗?”其实不必绝对割裂,关键是建立“心理开关”。就像健身教练老张说的:“我进健身房就切换到专业模式,出大门秒变女儿奴。”这种灵活切换才是现代版的“桥路哲学”。
我在咖啡馆写作时有个发现:那些能快速进入状态的人,往往会在桌上摆个特定物件当“分界线”。有人放杯黑咖啡,有人摆个卡通手办。这种具象化的“桥”和“路”,反而比强迫自己“必须分开”更有效。
最后想提醒:分清主次不等于冷漠无情。就像邻居李阿姨既要照顾患病老伴,又要帮女儿带娃。她用记账本把照护时间和亲子时间划成不同色块,既保证了质量,又留出了自我调节的空档。这种智慧,或许才是“桥归桥、路归路”最生动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