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ān
  • chè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é tiān chè dì

成语解释:格:感通;彻:贯通,深透。感天动地

成语出处:清·冒襄《影梅庵忆语》:“此种精诚,格天彻地,呕血剖心,能与龙比并忠,曾闵齐孝。”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格天徹地

英文翻译:Getianchedi

格天彻地的意思

格:[gé]1.格子:方格纸。把字写在格儿里。四格儿的书架。2.规格;格式:品格。格律。合格。别具一格。3.品质;风度:人格。风格。性格。4.阻碍;限制:格于成例。5.某些语言中名词(有的包括代词、形容词)的语法范畴,用词尾变化来表示它和别的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例如俄语的名词、代词、形容词都有六个格。6.姓。7.推究:格物。8.打:格斗。格杀。[gē]形容某些碰击、断裂声:格格。格登。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彻:通;透:彻夜。彻骨。响彻云霄。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成语评论

格天彻地”这个成语听起来很霸气,但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你看到有人为了救灾连续三天三夜不眠不休,可以说:“他这份格天彻地的担当,让整个社区都感受到了希望。”这里的“格天彻地”既夸了人的精神,又点出了行为的影响力。

有人可能会问:“这词儿是不是只能用来夸特别伟大的人?”其实不然。比如你朋友为了筹备家庭聚会,把每个细节都安排得妥妥帖帖,你打趣说:“你这格天彻地的认真劲儿,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策划国宴呢!”既有趣,又突出了对方的用心程度。

为什么这个成语能同时形容“感动上天”和“影响人间”?仔细琢磨会发现,它巧妙地把垂直维度的“天”和水平维度的“地”串联起来。就像创业者熬夜开发新产品时,同事说:“你这格天彻地的拼劲,服务器都要被你感动到重启了!”既点出努力的程度,又暗含可能带来的改变。

在现代社会,“格天彻地”其实可以很接地气。比如看到新手妈妈同时兼顾工作和育儿,用“她格天彻地的能量,让我重新理解了‘为母则刚’这个词”来描述,既不过分夸张,又能准确传递钦佩之情。这种用法打破了成语必须搭配宏大叙事的刻板印象。

有个有趣的观察:当人们用“格天彻地”时,往往带着三分惊叹加七分鼓舞。比如教练对咬牙完成训练的运动员说:“今天你这格天彻地的坚持,就是明天站上领奖台的底气。”这句话里既有对当下的肯定,又藏着对未来的期许,比单纯说“加油”更有感染力。

说到底,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搭建了一座桥梁——把个人努力和更广阔的影响连接起来。下次想表达“远超常规的付出”时,不妨试试用它。就像描述那位坚持十年种树的老人:“他格天彻地的坚持,让荒山变成了绿洲。”简单十五个字,讲出了时间、行动和成果的三重维度。

"格天彻地"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