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iāo zhī yě lù
成语解释:标枝,树梢之枝,比喻上古之世在上之君恬淡无为;野鹿,比喻在下之民
成语出处:《庄子 天地》:“至治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太古时代
繁体字形:標枝野鹿
英文翻译:Peugeot deer
标:1.树木的末梢。2.事物的枝节或表面:治标不如治本。3.标志;记号:路标。商标。标点。4.标准;指标:达标。超标。5.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标上记号。明码标价。6.给竞赛优胜者的奖品:锦标。夺标。7.用比价的方式承包工程或买卖货物时各竞争厂商所标出的价格:招标。投标。8.清末陆军编制之一,相当于后来的团。9.用于队伍,数词限用“一”:斜刺里(侧面)杀出一标人马。也作彪。10.姓。
枝:[zhī]1.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树枝。枝干(gàn)。竹枝。节外生枝。枝柯。枝节(a.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b.细碎的,不重要的)。2.量词,指杆形的:一枝铅笔。3.古同“支”,支持,分支。[qí]古同“歧”,岔。
野:1.野外:旷野。野地。野火。野战。2.界限:视野。分野。3.指不当政的地位(跟“朝”相对):下野。在野。4.属性词。不是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家”相对):野兽。野兔。野菜。野花。野草。5.蛮横不讲理;粗鲁没礼貌:野蛮。粗野。撒野。这人说话太野。6.不受约束:野性。放了几天假,心都玩野了。7.姓。
鹿:1.哺乳动物,反刍类,种类很多,四肢细长,尾巴短,一般雄的头上有角,个别种类雌的也有角,毛多为褐色,有的有花斑或条纹,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有梅花鹿、马鹿等。2.(Lù)姓。
“标枝野鹿”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背后藏着有趣的故事。你听说过有人用“标枝野鹿”形容职场中的松弛感吗?比如小张面对升职竞争时反而主动让出机会,同事问他原因,他笑着回答:“标枝野鹿,各安天命。”这种不争不抢的态度,反而让他更专注做好手头的工作,半年后意外被调到了更适合的岗位。
为什么古人会用树枝和野鹿比喻处世态度?其实“标枝野鹿”源自《庄子》,描绘的是树枝自然生长、野鹿自在奔跑的景象。就像现代人说的“少点刻意,多点自然”,比如设计师小王在创作瓶颈期跑去郊外写生,回来后灵感迸发,这不正是顺应天性的生动例子?
我曾在山区见过真正的“标枝野鹿”——被雷劈断的松树斜插在岩缝里,枝头却开出新芽;野鹿群穿越公路时,领头的会停下来观察车流节奏。这种生存智慧放在人类社会中,或许就是“在规则与本性之间找平衡”。有位创业的朋友分享过:他坚持每周留半天完全放空,结果公司决策反而更精准。
这种态度算不算躺平?完全不是。就像园丁修剪树枝要顺着生长方向,野鹿躲避天敌靠的是敏锐反应。去年接触过一位非遗传承人,她坚持用古法染布却开通直播教学,既守住了手艺又传播了文化。这种“主动选择”与“自然生长”的融合,或许才是成语的精髓。
观察身边的“标枝野鹿”实践者会发现有趣现象:他们往往在某个领域特别专注。就像小区里那位退休教师,每天雷打不动练书法,却从不参加比赛。但当邻居家孩子想学写字时,他总能变出用野草扎的毛笔和果壳做的砚台。这种不带功利心的热爱,反而滋养出别样的创造力。
下次遇到纠结的选择时,不妨想想岩石间的野果树——没人浇水施肥,结的果子却格外甜。毕竟生命的张力,有时候就藏在“既认真对待,又不强求结果”的微妙平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