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iǔ nuǎn huā chūn
成语解释:指花柳荣茂,春意正浓。
成语出处:唐 李郢《为妻作生日寄意》诗:“谢家生日好风烟,柳暖花春二月天。”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描写景物等
繁体字形:桺煖蘤萅
英文翻译:Willow warm spring
柳:1.落叶乔木或灌木。种类很多。有垂柳、旱柳、杞柳等。叶狭长,种子有毛。枝条柔韧,可供编织。2.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暖:1.暖和:风和日暖。春暖花开。天暖了,不用穿大衣了。2.使变温暖:暖酒。暖一暖手。“煖”
花:1.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一朵花儿。2.可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盆儿。花儿匠。种花儿。3.(花儿)形状像花朵的东西:灯花儿。火花。雪花儿。4.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其他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许多火花,供人观赏:花炮。礼花。放花。5.花纹:白地蓝花儿。这被面花儿太密。6.颜色或种类错杂的:花白。花猫。花花绿绿。7.(眼睛)模糊迷乱:眼花。昏花。8.衣服磨损或要破没破的样子:袖子都磨花了。9.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花招儿。花账。花言巧语。10.姓。11.用;耗费:花费。花钱。花时间。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春:1.春季:春景。温暖如春。2.指一年的时间:一卧东山三十春。3.指男女情欲:怀春。春心。4.比喻生机:妙手回春。5.姓。
“柳暖花春”这四个字,光念出来就仿佛能闻到泥土的清香。它描绘的不仅是自然景象,更像是一幅动态的生活画卷——柳条在暖风中舒展腰肢,各色花朵趁着春意争相绽放,整个世界被生机和希望填满。
问:这个成语适合用在哪些场景?比如公司年会上,老板可以这样说:“过去一年就像寒冬里的柳枝,今年开春咱们团队终于迎来柳暖花春的转折点。”这里既点明了曾经的艰难,又传递出对未来的信心,比直接说“形势大好”更有画面感。
在家庭教育中,有位妈妈这样记录孩子的成长:“看着女儿从磕磕绊绊学琴到现在能完整演奏《春之歌》,就像见证柳暖花春的过程,每个坚持的日子都在积蓄破土的力量。”这种表达让普通的学习过程瞬间有了诗意。
问:为什么说它不只是季节描写?去年参加老同学聚会,看着曾经腼腆的同桌如今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我忽然想起这个成语。有些成长如同柳树抽芽,表面看似缓慢,实则在地下早已扎根千里。这种“迟来的春天”往往比即时的绽放更打动人心。
最近逛公园时注意到,晨练的老人特别喜欢在柳树下打太极。当问及缘由,张大爷笑道:“柳枝晃悠的节奏跟太极拳特别配,看着它们就觉得浑身有劲儿。”这让我意识到,柳暖花春的意境早已融入日常,成为中国人骨子里的生活美学。
在江南古镇旅游时,导游指着河岸解释:“古人把柳树栽在码头,花开时客船往来,既好看又方便认路。”原来所谓风雅,都是实用中开出的花。这种传统智慧至今仍在影响城市规划——很多新城建设会特意保留原生植被,让现代建筑与自然景观共生。
观察写字楼里的绿植布置也很有意思。行政部小王说:“自从换成垂枝茉莉和迎春花,同事们午休时更愿意在茶水间停留交流。”植物确实具有神奇的凝聚力,当工作环境中出现“微型柳暖花春”,团队氛围也会跟着柔软起来。
春日的晚霞里,总能看到举着相机的年轻人。他们未必知道什么成语典故,但当镜头对准风中摇曳的花枝,其实已经在用现代方式诠释“柳暖花春”。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或许就是文化基因最自然的传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