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óu shēng xià qì
成语解释:犹言低声下气。形容恭顺谦卑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沈起凤《谐铎·鸡谈》:“愿天下处闺房者,持予雄辩,压彼雌风,毋柔声下气,养同木鸡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柔聲下氣
英文翻译:A soft voice
柔:1.软(跟“刚”相对):柔软。柔韧。柔枝嫩叶。2.使变软:柔麻。3.柔和(跟“刚”相对):柔情。温柔。她的性子很柔。4.姓。
声:1.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锣声。大声。2.说话;语言:不声不响。呼声。3.宣布;陈述:声明。声讨。4.名誉:声望。名声。5.声母:声韵。双声。6.声调:第一声。去声。7.量词。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连喊三声。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气: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柔声下气”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邻居家小孩打碎了花瓶,妈妈没有大吼大叫,反而蹲下来轻声问:“能告诉我刚才发生什么了吗?”孩子原本紧张的表情立刻放松下来,主动承认了错误。这种沟通方式,正是“柔声下气”的生动演绎。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柔声下气比强硬态度更有效?心理学实验显示,人类大脑对温和语调的本能防御性更低。就像同事忘记提交报表时,如果说“这份报表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需要帮忙吗”,往往比“你怎么又没按时交”更容易获得积极回应。
职场上如何运用这个成语的智慧?市场部张经理有个经典案例:当客户对方案提出二十多处修改意见时,他没有争辩,而是说:“您提的这些建议特别专业,我们马上整理成改进清单,明天就能出第二版。”这种柔中带刚的应对,既化解了矛盾又推进了工作。
家庭生活中更需要这种智慧。上周在小区看到暖心一幕:老爷爷想买新钓鱼竿,老伴没有直接反对,而是笑着说:“听说东湖最近鱼多,您那根旧鱼竿是不是也该升级装备啦?”这种委婉的表达既维护了对方自尊,又达到了沟通目的。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虽然讲究效率,但“柔声下气”反而成为稀缺能力。它不等于懦弱妥协,而是用更智慧的方式达成目标。就像处理快递纠纷时,说“辛苦您再帮忙查下物流信息”,往往比质问“你们怎么回事”能更快解决问题。
最后值得思考的是:如何让柔声下气不显得虚伪?关键在于真诚的态度。就像教师指导学生时,温和的语气配上鼓励的眼神,学生感受到的是关怀而非施压。这种真诚的柔软,才是沟通中最有力量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