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ǎn jiù zuò xīn
成语解释:谓改头换面,以旧充新。
成语出处:宋·李斠《答黄著作书》:“今之学者……但诵得古文十数篇,拆南补北,染旧作新,尽为名士矣,何工拙之辨哉?”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弄虚作假
繁体字形:染舊作新
英文翻译:Make new with the old
染:1.用染料着色:染布。印染。2.感染;沾染(疾病、坏习惯、嗜好等):传染。染病。3.中国画笔墨技法之一。
旧:1.过去的;过时的(跟“新”相对):旧时代。旧经验。旧社会。不要用旧脑筋对待新事物。2.因经过长时间或经过使用而变色或变形的(跟“新”相对):旧书。旧衣服。窗纱旧了。3.曾经有过的;以前的:张家口是旧察哈尔省省会。4.老交情;老朋友:怀旧。念旧。亲戚故旧。5.姓。
作:[zuò]1.劳动;劳作:精耕细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枪声大作。3.写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装:作态。装模作样。5.当作;作为:过期作废。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作斗争。自作自受。7.同“做”。[zuō]作坊:小器作。
新:1.刚出现的或刚经验到的(跟“旧、老”相对):新风气。新品种。新的工作岗位。2.性质上改变得更好的(跟“旧”相对):新社会。新文艺。粉刷一新。3.使变成新的:改过自新。一新耳目。4.没有用过的(跟“旧”相对):新笔。新锄头。这套衣服是全新的。5.指新的人或事物:尝新。以老带新。花样翻新。推陈出新。6.结婚的或结婚不久的:新女婿。新媳妇。7.新近;刚:我是新来的。这几本书是新买的。8.姓。
“染旧作新”这个说法虽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成语,但字面意思很直白——把旧东西改造成新模样。比如老张把爷爷留下的樟木箱重新打磨上漆,装上现代五金合页,瞬间成了客厅最吸睛的复古茶几。
有人会问:这和直接买新品有什么区别?重点在于改造过程中的智慧增值。就像手机系统升级,工程师们在旧框架里植入新功能,既保留用户习惯又提升体验,这种“旧瓶装新酒”的操作,本质上就是染旧作新的典型应用。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菜市场卖豆腐的摊位开始提供3D打印造型服务。传统白豆腐经过食品级模具加工,变成小猪佩奇或星战光剑,价格翻三倍照样卖断货。这种民间智慧印证了我的观点——创新不一定要推翻重来,给旧事物披件新外套往往事半功倍。
有个核心问题值得探讨:如何把握改造尺度?去年帮朋友改造民国老宅时深有体会。我们保留雕花窗棂和青砖墙面,但给卫生间装上智能马桶,厨房采用隐藏式收纳。这种“新旧混搭”既留住时光印记,又满足现代生活需求,比全盘复古或彻底重建更有温度。
观察发现,年轻人现在流行把爸妈的旧毛衣拆了重织。有位手工博主把二十年前的枣红色毛衣改造成撞色挎包,配上金属链条竟成爆款。这种跨代际的创意再生,让旧物承载的情感记忆以新形态延续,或许就是染旧作新最动人的打开方式。
说到底,改造的秘诀在于发现隐藏价值。就像小区里的旧轮胎改造计划,有人做成花盆,有人改成秋千,还有艺术家将其熔铸成雕塑。下次面对旧物件时,不妨多问句:除了现有功能,它还能变身为什么?这个思考过程本身,就是创造力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