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ǎi zhōu zhī shì
成语解释:誓:盟约,诺言。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
成语出处:《诗经 鄘风 柏舟序》:“《柏舟》,共姜自誓也。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绝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用于妇女
繁体字形:栢舟之誓
英文翻译:A vow by Bai Zhouzhi
柏:[bǎi]1.柏树,常绿乔木,叶子鳞片状,果实为球果。木材质地坚硬,可用来做建筑材料等。2.(Bǎi)姓。[bó]柏林(Bólín),德国首都。[bò]见〖黄柏〗。
舟:1.船:轻舟。小舟。扁(piān)舟。2.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誓:1.表示决心依照说的话实行;发誓:誓师。誓不甘休。誓为死难烈士报仇。2.表示决心的话:宣誓。起誓。发个誓。
哎哟,你说这“柏舟之誓”到底啥意思啊?咱先来段历史场景举个例子。比如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合伙做生意,一个管钱一个出力,说好了亏赚共担。后来管仲偷偷多拿钱,鲍叔牙反而替他解释:“他家里困难嘛!”你瞅瞅,这不就是“柏舟之誓”的现实版?说穿了就是“说好一起扛,谁都不赖账”。
等等,这成语只能用来形容兄弟情吗?当然不是!举个现代例子,小王和小李合伙开奶茶店,疫情时生意惨淡。小李想撤资,小王一拍桌子:“咱当初可说好了同舟共济啊!”结果俩人咬牙撑了半年,愣是把网红店做起来了。你看,这不就是新时代的“柏舟之誓”?
不过有人要问了:“现在社会这么现实,这种承诺还有啥用?”要我说啊,正是因为现在快餐式关系太多,这种“绑死也要一起冲”的精神才更显珍贵。就像我表姐和她闺蜜搞直播带货,直播间刚开始就三个人看,她俩硬是互相打气坚持了三个月,现在粉丝都破百万了。这种例子可不就是活生生的“柏舟之誓”嘛!
话说回来,这成语里“柏舟”到底啥来头?原来出自《诗经》里的《邶风·柏舟》,本来是说夫妻同甘共苦。但你看现在用在职场、友情里也挺合适,关键在“说好了就要做到”这个核心。就像我邻居老张,当年和战友约定照顾彼此父母,三十年了还在坚持给战友妈妈送药,这种实打实的承诺可比啥合同都靠谱。
最后唠叨一句,虽然“柏舟之誓”听着像老古董,但咱们生活中处处用得着。不管是创业伙伴的生死与共,还是朋友间的十年之约,这种“绑在一条船上”的契约精神,说到底就是给不确定的生活加个保险杠。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