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à hǎi jīn liáng
成语解释:梁:桥梁。架在海上的金桥。比喻能够身肩重任的栋梁之才。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30回:“一个是擎天玉柱,一个是架海金梁。”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杰出人物
繁体字形:架海金樑
英文翻译:Build a golden beam
架:1.用做支承的东西:书架。衣架。绞架。2.支承,搀扶:架桥。架不住。架空。3.互相殴打,争吵:打架。劝架。4.量词,多指有支柱或有机械的东西:五架飞机。5.捏造,虚构:架词诬控。6.古同“驾”,凌驾。
海: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海。火海。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海碗。海量。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海枣。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海啦!6.漫无目标地:海骂。她丢了支笔,海找。7.毫无节制地:海吃海喝。8.姓。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梁:1.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房梁。2.桥:桥梁。3.物体中间隆起成长条的部分:鼻梁。山梁。4.朝代名。1.南朝之一(502—557)。萧衍灭南齐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国号梁,也称萧梁。为陈所灭。2.五代之一(907—923)。朱温灭唐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梁,史称后梁。为后唐所灭。5.战国时魏国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后,改称梁。
“架海金梁”这个成语听起来像不像武侠小说里的绝世武功?其实它可比武功实在多了!咱们先看个例子:老张在公司危难时提出创新方案,真如架海金梁般撑起了整个项目。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成语不就是夸人厉害吗?和普通夸奖有啥不同?
咱们把镜头转向古代战场。想象十万大军被湍急江河阻挡,先锋官突然扛来百年巨木架桥——这截巨木就是“架海金梁”的具象化表达。它强调的不是单纯的优秀,而是在危急时刻发挥关键支撑作用的特殊价值。就像去年社区暴雨断电时,隔壁电工老王连夜抢修变压器,街坊们都夸他是“现代社会的架海金梁”。
有人疑惑:现在都用钢筋水泥了,这成语过时了吧?其实换个角度看,直播带货救活山区果农的网红主播,抗疫期间研发疫苗的科研团队,哪个不是在扮演新时代的“架海金梁”?这种表达比单纯说“重要”更有画面感,让人瞬间联想到中流砥柱的力量。
我特别喜欢这个成语的“隐形英雄”特质。它不强调个人光环,而是突出支撑系统的核心价值。就像朋友聚会时总有个默默备齐食材的人,或者团队里那个主动整理会议纪要的同事——虽然不显眼,但少了他们整个系统就会崩塌。用好这个成语,能让我们的表达既有文化底蕴,又能精准传递对他人的价值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