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uǒ rú suǒ liào
成语解释:果:果真。事实果真和所预料到的一样。形容料事如神
成语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梅圣俞》:“始,上怒未已,两府窃以曰:‘必重贬介,则彦博不安;彦博去,即吾属递迁矣。’既而,果如所料。”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分句;指料事如神
繁体字形:果如所料
英文翻译:As expected
果:1.某些植物花落后含有种子的部分:果实。果品。果木。结果(a.结出果实;b.事情的结局或成效)。2.结局,与“因”相对:因果。成果。3.坚决:果决。果断。4.确实,真的:果真。如果。5.充实,饱足:果腹。6.姓。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所:1.处所:场所。住所。各得其所。2.明代驻兵的地点,大的叫千户所,小的叫百户所(后来只用于地名):海阳所(在山东)。前所(在浙江)。后所(在山西)。沙后所(在辽宁)。3.用作机关或其他办事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诊疗所。指挥所。招待所。4.a)用于房屋:这所房子。b)用于学校等:一所医院。两所学校。5.姓。6.跟“为”或“被”合用,表示被动:为人所笑。看问题片面,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7.用在做定语的主谓结构的动词前面,表示中心词是受事:我所认识的人。大家所提的意见。8.用在“是…的”中的名词、代词和动词之间,强调施事和动作的关系:全国的形势,是同志们所关心的。9.用在动词前面,跟动词构成体词结构:各尽所能。闻所未闻。
料:1.照看;管理:照料。料理。2.材料;原料:木料。燃料。布料。加料。备料。资料。他就是这么块料。3.喂牲口用的谷物:草料。料豆儿。多给牲口加点料。4.用于中医配制丸药,处方规定剂量的全份为一料:配一料药。5.过去计算木材的单位,两端截面是一平方尺,长足七尺的木材叫一料。
“果如所料”这个成语究竟能用在哪些场景?先看个生活例子:老张看到天空乌云密布,赶紧把晾晒的玉米搬进仓库。傍晚暴雨倾盆而下,妻子感叹道:“你早上收拾粮食真是果如所料。”这里既体现了预判的重要性,也展现了成语自然融入对话的特点。
职场中如何运用这个成语?市场部小王根据消费数据预测节日销量会涨30%,建议提前备货。当月底报表显示32%的增长时,经理在会议上特别提到:“小王的预判果如所料,这份洞察力值得学习。”这个案例说明,精准的预测能转化为职场竞争力。
为什么人们需要“果如所料”的确定性?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大脑对可预见性事件会产生多巴胺奖励。就像游客根据天气预报带伞出游,当真的遇到阵雨时,那种“果然带对了”的愉悦感,正是成语背后的心理机制在起作用。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果如所料”?《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夜观天象,预测东南风将至。当东风真的刮起时,周瑜感叹:“孔明之算果如所料。”这个典故提醒我们,精密的观察与知识储备才是准确预测的基础。
现代人还能相信“果如所料”吗?气象台的暴雨预警、导航软件的拥堵提示,本质上都是科技版的“果如所料”。上周笔者手机收到暴雨警报,虽然当时晴空万里,但两小时后真的暴雨突降,这种科技预判的准确性正在重塑我们的信任体系。
过度依赖预测是否存在风险?邻居李阿姨总说“我早料到会这样”,但去年股市大跌时她的投资严重亏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果如所料”需要客观依据支撑,不能陷入自我验证的思维陷阱。保持理性判断与灵活应变,或许比单纯追求预料成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