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ǎn
  • bǎn
  • liù
  • s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ǎn bǎn liù shí sì

成语解释:宋时官铸铜钱,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减。比喻刻板不知变通。板:即“版”,铸钱的模子。

成语出处:清 范寅《越谚 数目之谚》:“板板六十四,铸钱定例也,喻不活。”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定语、分句;比喻不会变通

繁体字形:板板六十四

英文翻译:Plate 64

板板六十四的意思

板:1.片状的较硬的物体:木板。钢板。玻璃板。2.专指店铺的门板:铺子都上板儿了。3.黑板:板报。板书。4.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用来打拍子的乐器:檀板。5.(板儿)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快板儿。慢板。走板。参看〖板眼〗。6.呆板:他们都那样活泼,显得我太板了。7.硬得像板子似的:地板了,锄不下去。8.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他板着脸不睬人。9.见〖老板〗。

板:1.片状的较硬的物体:木板。钢板。玻璃板。2.专指店铺的门板:铺子都上板儿了。3.黑板:板报。板书。4.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用来打拍子的乐器:檀板。5.(板儿)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快板儿。慢板。走板。参看〖板眼〗。6.呆板:他们都那样活泼,显得我太板了。7.硬得像板子似的:地板了,锄不下去。8.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他板着脸不睬人。9.见〖老板〗。

六:[liù]1.数目。五加一的和。2.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5”。[lù]用于地名,如六安(在安徽)。

十:1.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四:1.三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成语评论

哎哟喂,各位看官,今天咱们来唠唠“板板六十四”这个成语。这词儿听着像不像老算盘打出来的节奏?说白了,它就是形容人做事一板一眼、不知变通。举个栗子,隔壁老张修自行车,非得按说明书一步步来,连螺丝拧几圈都要数清楚——这不就是典型的“板板六十四”嘛?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这成语咋来的啊?和数字六十四有啥关系?”嘿,问得好!其实啊,这和古代的活字印刷有关。过去排版用木模子,一块板能排六十四字,工人必须按固定位置摆放,半点不能乱。这种“刻板操作”的活儿,可不就是“板板六十四”的出处?

那这成语现在能用哪儿呢?比方说公司开会,领导非要按十年前的老流程审批项目,明明线上就能搞定的事儿,非得让大伙儿跑腿盖章。这时候你就能嘀咕:“这也太板板六十四了吧?”不过话说回来,有些规矩该守还得守,对吧?比如财务报销的流程,该走的审批一步都不能少。

不过老弟我觉着吧,现代社会讲究灵活变通。就像前两天看新闻,有个面馆老板把传统配方改成低糖版,结果生意翻倍。要是他死守“祖传秘方”那套板板六十四的做派,估计现在还在愁客源呢。所以说啊,该硬气的时候硬气,该转弯的时候转弯,这才是生存智慧。

最后给各位提个醒:别把“板板六十四”和“原则性强”搞混喽!前者是死脑筋,后者是有底线。好比疫情期间的防疫规定,该扫码测温就得配合,这时候讲原则可比瞎灵活重要多了。各位说是不是这个理儿?生活这出戏啊,既要按剧本走,也得学会临场发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