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áo
  • jiě
  • zh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iáo jiě zhī pī

成语解释:谓细致部析。

成语出处:清·恽敬《舅氏清如先生墓志铭》:“读书条解支劈,凿虚蹑空,旁扶曲导,必窥意理之所至。”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條解支劈

英文翻译:All in all

条解支劈的意思

条:[tiáo]1.植物的细长枝:枝条。柳条儿。荆条。2.泛称条形的东西:条子。面条儿。便(biàn)条儿。金条。铁条。3.细长的形状:条形。条纹。条案。条几(jī)。条凳。条幅(直挂的长条字画)。苗条。身条。4.项目,分项目的:条例。条令。条文。条陈(a.分条叙述;b.旧时向上级分条陈述的文件)。5.层次,秩序:条理。条贯。有条不紊。6.量词。[tiāo]挑取:“蚕月条叠”。

解:[jiě]1.分开:解剖。瓦解。难解难分。2.把束缚着或系着的东西打开:解扣儿。解衣服。3.解除:解职。解渴。解乏。4.解释:解说。解答。注解。5.了解;明白:令人不解。通俗易解。6.解手:大解。小解。7.代数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例如x+16=0,x=-16,-16就是x+16=0这个方程的解。8.演算方程式;求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解方程。[jiè]解送:押解。把犯人解到县里。[xiè]1.懂得;明白:解不开这个道理。2.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跑马卖解。3.解池,湖名,在山西。4.姓。

支:1.撑:支帐篷。把苇帘子支起来。他用两手支着头正在想什么。2.伸出;竖起:两只虎牙朝两边支着。支着耳朵听。3.支持:支援。支应。体力不支。乐不可支。疼得实在支不住。4.调度;指使:支配。支使。把人支走。5.付出或领取(款项):支出。支取。支了一笔钱。6.姓。7.分支;支派:支流。支队。支线。支店。8.a)用于队伍等:一支军队。一支文化队伍。b)用于歌曲或乐曲:两支新的乐曲。c)纱线粗细程度的英制单位,用单位质量(重量)的长度来表示,如1磅重的纱线长度中有几个840码,就叫几支(纱)。纱线越细,支数越大。d)用于杆状的东西:一支枪。三支钢笔。一支蜡烛。9.地支。见〖干支〗。

劈:[pī]1.用刀斧等砍或由纵面破开:劈木柴。劈成两半。劈风斩浪。2.(木头等)裂开:板子劈了。钢笔尖写劈了。3.(嗓音)变得嘶哑:他喊了半天,声音都快劈了。4.正对着;冲着(人的头、脸、胸部):劈头。劈脸。5.雷电毁坏或击毙:老树让雷劈了。6.简单机械,由两个斜面合成,纵剖面呈三角形,如楔子和刀、斧等的刃儿就属于这一类。[pǐ]1.分开;分:劈成三股。2.分裂;使离开原物体:劈莴苣叶。3.腿或手指等过分叉开。

成语评论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条解支劈”这个成语会感到陌生。其实它源自古代木匠工艺,本意是用斧子顺着木材纹理劈开,引申为有条理地分析、处理复杂问题。比如邻居老张装修房子时,面对杂乱的水电改造需求,他说:“咱们得条解支劈,先画施工图,再分步骤实施。”

这个成语的核心是什么?关键在于“分解”与“系统化”。就像吃西瓜要切开才能品尝,处理复杂事务也需要拆分步骤。去年我帮朋友策划婚礼,先按时间线划分出“预定场地-采购物资-宾客接待”三个板块,每个板块再细化任务清单,这就是典型的条解支劈思维。

菜市场王阿姨的经营之道也印证了这点。她每天凌晨进货时,会把蔬菜按“当天卖、次日卖、可储存”分类码放,肉类按部位切割后标价。有次我问她秘诀,她笑着说:“就跟切豆腐似的,该切的切,该分的分,事情自然就顺了。”

现代人如何运用这个智慧?智能手机里的备忘录功能就是电子版条解支劈工具。上周我处理公司年会筹备,先在备忘录创建“场地、节目、餐饮、宣传”四个文件夹,每个文件夹里设置待办事项和负责人,复杂项目顿时变得清晰可控。

需要警惕的是,过度拆分可能导致思维僵化。曾见过同事做市场分析,把30页报告拆成200多个子项,结果陷入细节迷宫。就像木匠劈柴,既要顺着纹理下斧,也要懂得适可而止。个人经验是,重要事务拆到三级目录最合适,既能掌控细节,又不失整体视角。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条解支劈的能力愈发珍贵。它教会我们像整理衣柜那样梳理生活:先把所有衣物取出分类,再决定哪些挂起来,哪些叠放,哪些捐赠。这个过程本身就在训练大脑建立秩序感。下次遇到棘手问题时,不妨试试这个千年智慧——或许答案就藏在有条理的分解之中。

"条解支劈"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