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ù
  • zhī
  • gā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ù zhī gāo wū

成语解释:同“束之高阁”。

成语出处:明·李贽《读书乐》诗:“弃置莫读,束之高屋,怡性养神,辍歌送哭。”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放着不用

繁体字形:束之高屋

英文翻译:put it away unheeded

束之高屋的意思

束:1.捆绑;系(jì):束缚。腰束皮带。2.量词。用于捆起来的东西:一束鲜花。3.加以限制或受到限制:约束。拘束。束手束脚。4.捆扎成把或聚集成条状的东西:花束。光束。5.事情的结末:收束。结束。6.姓,作姓氏,仍然读作“shù”。山东汶上城东有"朿"姓,音同捆,与束不同。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屋:1.房子:房屋。屋顶。茅草屋。2.屋子:里屋。外屋。一间屋住四个人。3.(Wū)姓。

成语评论

提到"束之高屋"这个成语,或许有些朋友会感到陌生。其实它源自"束之高阁",意思是将物品收起来搁在阁楼上,比喻把东西放着不用。比如家里买了新电器却舍不得拆包装,朋友送的茶叶总想"留着重要日子喝",这些都是现实中的典型例子。

为什么人们总爱把好东西存着不用呢?这背后藏着微妙的心理机制。就像我书架上那套精装名著,买时想着每天睡前读几页,结果三年过去连塑封都没拆。这既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补偿心理,也暗含着对"完美状态"的执着——总担心使用会破坏物品的完整性。

这种习惯在数字时代有了新形态。手机里存着上百个"必看"视频教程,云盘里堆满"有空再整理"的文档。某次我清理网盘时发现,三年前保存的摄影课程至今播放进度仍是0%。这些数字囤积看似没有实体负担,实则同样占据着我们的心理空间。

如何打破这种循环?我的经验是建立"使用即尊重"的观念。上个月终于打开收藏的紫砂壶泡茶,发现茶香比在展示柜里时更醉人。就像老家邻居张叔,每年都把最好的新米送给亲朋,他说:"好东西要在最新鲜的时候分享,藏着藏着就变味了。"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但我们依然可以找到平衡点。每周设定"物品唤醒日",把闲置的咖啡机、露营装备拿出来使用;每月整理电子收藏夹,将真正有价值的内容转化为实际行动。当物品回归其使用本质时,生活反而会多出意想不到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