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óu
  • zh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ù yóu zhī lù

成语解释:杜邮:古地名,今陕西咸阳;戮:杀。指忠臣无辜被杀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武安君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杜郵之剹

英文翻译:The killing of du you

杜邮之戮的意思

杜:1.杜梨树,落叶乔木。果实叫杜梨,也叫棠梨。苗木常作梨树的砧木。2.堵塞:以杜流弊。防微杜渐。

邮:1.邮寄;邮汇:邮封信。上月给家里邮去五百元。2.有关邮务的:邮电。邮局。邮票。3.指邮品:集邮。邮展。4.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戮:1.杀:杀戮。2.并;合:戮力。

成语评论

嘿,你听说过“杜邮之戮”这个成语吗?说白了,它讲的是战国名将白起被秦王猜忌,最终被迫自刎的故事。比如有人感叹:“公司元老突然被架空,这简直是现代版杜邮之戮啊!”你看,这种历史悲剧放到今天也能让人秒懂职场暗流。

等等,为啥说这成语能流传几千年?其实啊,它戳中了人性里的“信任危机”。就像你辛辛苦苦帮朋友创业,结果对方翻脸不认人,是不是和白起的憋屈有一拼?这时候来一句“可别整成杜邮之戮”,立马把复杂关系说得透透的。

举个实际例子:某公司CTO带着团队冲刺上市,结果老板突然空降亲戚接管项目。同事间悄悄议论:“技术骨干反被猜疑,这不就是活生生的杜邮之戮?”你品,你细品,历史总在换着马甲重演。

有人可能要问:这成语和“兔死狗烹”有啥区别?问得好!杜邮之戮更强调“功高震主”引发的悲剧,而后者侧重利用完就抛弃。比如商鞅变法成功反被杀是前者,韩信帮刘邦得天下后被除掉更像后者。

依我看啊,这类故事最扎心的地方在于——连白起这样的狠人都逃不过人性困局。放到现在,团队leader要是学秦王搞猜忌,分分钟让公司战斗力归零。反过来看,能处理好“功高不震主”关系的,那才是真·管理高手。

下次看到合作伙伴闹掰,不妨用这个成语点破本质。就像说“他俩创业时称兄道弟,现在为股权闹上法庭,整个杜邮之戮再现”,保证比说“内讧”更有画面感。历史的镜子照到现在,照样亮得晃眼。

说到底,杜邮之戮提醒咱们:信任就像玻璃杯,得双手捧着才行。不管是职场还是生活,遇到猜忌的苗头,主动沟通比硬刚更明智。毕竟,谁也不想当现代版白起,你说对不?

"杜邮之戮"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