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ù jué yán lù
成语解释: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成语出处:《后汉书·袁绍传》:“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杜絶言路
英文翻译:not let others express their views
杜:1.杜梨树,落叶乔木。果实叫杜梨,也叫棠梨。苗木常作梨树的砧木。2.堵塞:以杜流弊。防微杜渐。
绝:1.断:隔绝。络绎不绝。2.穷尽;净尽;没有出路的:绝望。弹尽粮绝。绝境。3.副词。1.极:绝大多数。绝妙。2.全然;绝对:绝无其事。4.独一无二的:绝技。5.气息中止;死亡:气绝。悲痛欲绝。6.绝句:七绝。
言: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路:1.道路:陆路。水路。大路。同路。2.路程:八千里路。路遥知马力。3.(路儿)途径;门路:生路。活路儿。4.条理:理路。思路。笔路。5.地区;方面:南路货。外路人。各路英雄。6.路线:三路进军。七路公共汽车。7.种类;等次:这一路人。哪一路病?。头路货。纸有好几路。二三路角色。8.用于队伍的行列,相当于“排”、“行”:四路纵队。9.姓。
哎,说到“杜绝言路”这词儿,大家可能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不让别人说话嘛!”(笑)没错,但具体咋用呢?咱先举个栗子:某公司领导开会时总说“按我说的做就行,别瞎提意见”,结果团队创意全被掐灭——这活脱脱就是“杜绝言路”的现场版啊!
等等,有人可能会问:“这和独断专行有啥区别?”哎您问到点子上了!独断专行是决策风格,而杜绝言路是直接堵住沟通渠道。比如历史上有些朝代搞文字狱,百姓连写首诗都可能掉脑袋,这就属于用极端手段杜绝言路,可比单纯不听建议狠多了。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家长群里有人提了个改进食堂的建议,结果班主任立马@所有人:“这事学校自有安排,大家别讨论了”。你品,你细品,这是不是像极了用“和谐”当借口,把合理建议直接捂嘴的操作?
不过话说回来,为啥总有人爱干这种事呢?依我看啊,要么是缺乏安全感,怕被挑战权威;要么是思维固化,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咱摸着良心说,现在这年头,连AI都得靠不断学习数据升级呢,人要是闭目塞听,那不得被时代甩出二里地?(摊手)
有意思的是,杜绝言路这事儿往往适得其反。就像堵洪水用沙包,短期能拦住,但压力积攒久了迟早决堤。比如某网红产品差评区关闭后,消费者转头就去社交平台疯狂吐槽,结果负面舆情反而炸锅——您说这是不是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
要我说啊,与其费劲堵别人的嘴,不如学学大海纳百川。你看那些百年老字号企业,哪个不是靠着“广开言路”才越活越滋润?就像咱老家村头的百年茶馆,掌柜的天天搬个小板凳听客人唠嗑,生意经全在茶碗里泡着呢!
说到底,语言就像空气,越是用力封堵,越容易把自己憋出内伤。倒不如把“言路”当成升级打怪的经验包,听得进逆耳忠言的,那才是真·王者段位。您觉着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