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ái
  • gāo
  • zhì
  • shē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ái gāo zhì shēn

成语解释:材:通“才”。知:通“智”。才能出众,智慧高超。

成语出处:汉 王充《论衡 程材》:“今世之将,材高知深,通达众凡,举纲持领,事无不定。”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才学

繁体字形:材高知深

英文翻译:High aptitude

材高知深的意思

材:1.木料:木材。树木已经成材。2.原材料;资料:钢材。教材。3.人的资质能力:因材施教。4.从资质能力的高低来衡量的某种人:人材。蠢材。5.棺材:一口材。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知:[zhī]1.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2.使知道:通知。知照。3.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4.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zhì]古同“”,智慧。

深:1.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2.—3.同):深耕。深山。这院子很深。4.深度: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5.深奥:由浅入深。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6.深刻;深入:深谈。影响很深。7.(感情)厚;(关系)密切:深情。两人的关系很深。8.(颜色)浓:深红。深绿。颜色太深。9.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深秋。夜已经很深了。10.很;十分:深知。深信。深恐。深表同情。深有此感。11.姓。

成语评论

哎,你说这“材高知深”到底是啥意思啊?说白了,就是形容一个人既有才华,知识储备又扎实。比如隔壁老张,年轻时是工程师,退休后还能给社区设计节水系统,你说这不是典型的“材高知深”吗?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用在工作场景里合适不?”嘿,那可太合适了!举个栗子,公司新来的项目经理小王,不光懂技术还能把客户需求翻译成开发语言,团队开会时他一句话点醒所有人:“咱们得先理清底层逻辑,再谈优化方案。”你看,这就是“材高知深”的现实演绎嘛。

不过啊,光有才华和知识就够了吗?个人觉得还得配上行动力。好比说李教授,论文发了上百篇,但去年愣是带着学生把科研成果转化成了助农项目。知识深不深?深!但能把知识“用活”,才是真本事,你说是吧?

再唠个接地气的例子。我家楼下修车铺的老刘,别人修车靠经验,他修车还带讲解:“你这车啊,不是发动机问题,是传感器数据漂移。”边说边用手机调出原理图。客户直呼“师傅您这手艺绝了”,老刘摆摆手:“嗐,多学点总没坏处。”你看,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材高知深”。

话说回来,现在AI都能写诗画画了,人类还追求“材高知深”有意义吗?我的看法是,机器再聪明也是工具,人能融会贯通不同领域的知识,还能创造新价值,这点AI暂时还真学不来。就像那个既能编程又会作曲的朋友说的:“代码是骨架,艺术是灵魂,缺了哪边都不完整。”

说到底,“材高知深”不只是个标签,更像是个动态过程。今天你可能觉得某个大牛已经够厉害了,过两年人家又解锁了新技能。这种持续精进的状态,或许才是这个成语最打动人的地方。就像爬山,登顶固然欣喜,但一路捡到的知识和见识,才是更珍贵的行囊。

"材高知深"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