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ǐ guǎng bù hòu
成语解释:见“李广未封”。
成语出处:徐夤《赠杨著》:“李广不侯身渐老,子山操赋恨何深!”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慨叹
繁体字形:李廣不矦
英文翻译:Li guangbuhou
李:1.李子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倒卵形,花白色,果实球形,黄色或紫红色,是常见水果。2.这种植物的果实。3.(Lǐ)姓。
广:[guǎng]1.多:兵多将广。大庭广众。2.扩大;扩充:推广。以广流传。3.姓。[ān]同“庵”(多用于人名)。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侯:[hòu]闽侯(Mǐnhòu),地名,在福建。[hóu]1.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二等:侯爵。公侯。2.泛指达官贵人:侯门似海。3.姓。
“李广不侯”这个成语,源自汉代名将李广一生战功卓著却未能封侯的故事。比如有人这样用它:“他在公司勤勤恳恳干了十年,项目成绩亮眼却始终得不到晋升,同事们都说这是现代版的李广不侯。”这个例子直接把古代典故和职场现实挂钩,让人瞬间理解成语的隐喻含义。
为什么李广战功累累却难封侯?有人说是运气不佳,有人归咎于政治环境。比如汉武帝时期更看重主动出击的战术,而李广擅长防守反击;又比如他性格耿直,不善结交权贵。这就像今天有人专业能力过硬,却因为不擅长自我营销或团队协作,在晋升竞争中屡屡受挫。
换个角度想,现代社会对“封侯”的定义早已多元化。有个程序员朋友,在公司始终没当上管理层,但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发的开源项目帮助了上万开发者,这种成就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封侯”?李广若活在当代,或许能在军事研究、战术培训等领域找到新的舞台。
我曾见过最扎心的用例:某高校教授埋头科研二十年,论文被引量全校第一,却因不符合“国际化指标”评不上职称。学生为他打抱不平,在论坛写下“学术界的李广不侯,何时才能打破评价体系的桎梏?”这种用法既点明问题本质,又暗含改变现状的期待。
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当人们用这个成语时,往往带着三分惋惜、七分敬意。去年某创业大赛现场,评委对落选团队说:“你们让我想到李广不侯的故事,有时候市场还没准备好接受真正的创新。”这句话既肯定了参赛者的价值,又巧妙化解了淘汰的尴尬,比直接说“下次加油”更有文化分量。
换个职场场景来看,猎头常用这个成语挖角:“张总在现公司就是李广不侯的状态吧?我们手头有个岗位,薪酬涨幅50%起步。”这种话术精准戳中职业发展瓶颈人群的痛点,比干巴巴地谈薪资更有说服力。可见古老成语在现代社会依然能找到鲜活的应用场景。
说到底,“李广不侯”现象背后,是个人能力与时代机遇的错位匹配。但换个角度看,李广的传奇正是因为未得封侯而更加动人。就像梵高的画作在生前无人问津,反而成就了艺术史上的独特地位。或许有些价值,本就不需要世俗的“封侯”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