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uán háo shì yào
成语解释:有权力的豪门;有势力的要人。
成语出处: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一折:“只随朝小小的职名,被这大官人家子弟都占去了,赤紧的又有权豪势要之家,三座衙门,把的水泄不通。”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权势
繁体字形:権豪勢要
英文翻译:Power and power
权:1.秤锤。2.权衡:权其轻重。3.权力:当权。有职有权。掌握大权。生杀予夺之权。4.权利:人权。公民权。选举权。发言权。5.有利的形势:主动权。制空权。6.权变;权宜:权诈。权谋。通权达变。7.权且;姑且:权充。死马权当活马医。8.又同“颧”。
豪:1.具有杰出才能的人:英豪。文豪。2.气魄大;直爽痛快,没有拘束的:豪放。豪爽。豪迈。豪言壮语。豪雨。3.指有钱有势:豪门。豪富。4.强横:豪强。巧取豪夺。
势:1.势力:权势。人多势众。仗势欺人。2.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来势。势如破竹。3.自然界的现象或形势:山势。地势。水势汹涌。4.政治、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局势。大势所趋。5.姿态:手势。姿势。6.雄性生殖器:去势。
要:[yào]1.重要:主要。紧要。险要。要事。要道。2.重要的内容:纲要。摘要。提要。择要记录。3.希望得到;希望保持:他要一台电脑。这本书我还要呢!4.因为希望得到或收回而有所表示;索取:要账。小弟弟跟姐姐要钢笔用。5.请求:她要我替她写信。6.助动词。表示做某件事的意志:他要学游泳。7.助动词。须要;应该:路很滑,大家要小心!。早点儿睡吧,明天还要起早呢!8.需要:我做件上衣要多少布?。由北京到天津坐汽车要两个小时。9.助动词。将要:我们要出国旅游了。要下雨了。10.助动词。表示估计,用于比较:夏天屋子里太热,树荫底下要凉快得多。11.如果:明天要下雨,我就不去了。12.要么:要就去打球,要就去溜冰,别再犹豫了。[yāo]1.求:要求。2.强迫;威胁:要挟。3.同“邀”。4.又同“腰”。
说到"权豪势要"这个成语,大家可能会联想到古装剧里的场景。举个具体例子:明朝某地官员为讨好京城来的权贵,特意修建十里长亭接风洗尘,这就是典型的"为权豪势要者筑亭"。这种情况在今天还常见吗?其实换个形式依然存在,比如某些企业为接待重要客户特意安排私人飞机接送。
为什么人们总对权豪势要特殊对待?这背后藏着个有趣的生存智慧——资源优先法则。就像原始部落会把最好的猎物献给酋长,现代社会也难免存在"给关键人物特殊待遇"的现象。不过要注意的是,这种特殊对待不等于阿谀奉承,更多时候是维系社会关系的润滑剂。
有个真实案例值得玩味:某科技公司创始人坚持让核心团队坐经济舱,却为初次见面的投资方准备头等舱。这看似矛盾的行为,实则暗合"势要"的现代解读——在特定时间节点,某些人的优先级会暂时性提升。这种动态调整的处世智慧,正是成语在当代的新演绎。
依我看,对待权豪势要的态度最能检验一个人的处世格局。完全无视可能错失机会,过分谄媚又失风骨。就像处理重要客户关系,专业而不卑微才是上策。毕竟,真正的"势要"不在于眼前排场,而在于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
现代职场中有个有趣现象:刚入职的实习生也会被称作"某总"。这种称呼泛化恰恰消解了传统"权豪"的严肃性。当人人都可能成为临时的"势要",反而促进了更平等的交流。这提醒我们:与其计较名号,不如专注提升自身价值。
观察商业谈判桌会发现个悖论:越是真正的大佬,越不讲究形式排场。他们往往穿着休闲装出现,却自带强大气场。这说明当代社会对"权豪"的认知已从外在符号转向内在实力。就像硅谷精英们,用技术创新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门第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