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uán shí jiù jí
成语解释:权:称量。正确分析形势,挽救危急局面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浮传》:“而浮秉征伐之任,欲权时救急,二者皆为国耳。”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用于处世
繁体字形:権時捄急
英文翻译:Emergency in power
权:1.秤锤。2.权衡:权其轻重。3.权力:当权。有职有权。掌握大权。生杀予夺之权。4.权利:人权。公民权。选举权。发言权。5.有利的形势:主动权。制空权。6.权变;权宜:权诈。权谋。通权达变。7.权且;姑且:权充。死马权当活马医。8.又同“颧”。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救:1.援助使脱离灾难或危险:救命。挽救。营救。搭救。抢救。一定要把他救出来。2.援助人、物使免于(灾难、危险):救亡。救荒。救灾。救急。
急:1.急躁;着急:急性子。急着赶路。2.使着急:眼看要开演了,小王还不来,真急人。3.匆促;迅速。与“缓”相对:急促。水流很急。4.迫切;情况严重:急事。情况紧急。5.紧急严重的事情:救急。当务之急。6.热心做;热心帮助:急公好义。急人之难。
什么是“权时救急”?简单来说就是遇到火烧眉毛的事儿,先找个能顶一顶的办法。比如家里突然漏水,你拿个脸盆接着,再去联系维修师傅——这个接水的动作就是“权时救急”。
有人问:“临时抱佛脚和权时救急有啥区别?”关键在于后续动作。临时抱佛脚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处理,而权时救急更像主动按下暂停键:比如考试前熬夜复习是抱佛脚,但如果是地震时躲在桌底等待救援,就是通过权宜之计争取生存时间。
工作中怎么用这个智慧?上周我们团队遇到服务器崩溃,技术主管果断启用了备用数据库,虽然数据版本不是最新的,但保证了业务不停摆。这让我意识到,就像越野车要带备胎,聪明人永远会给意外留条缓冲带。
有个有趣的现象:疫情期间很多餐馆转做外卖,这算不算权时救急?其实这已经演变成了经营模式的创新。这说明某些应急措施经过时间考验,可能发展成新常态。就像折叠伞最初只是遮阳替代品,现在成了雨天标配。
年轻人常困惑:“应急方案会不会影响长远规划?”去年我在写书时电脑故障,改用手机语音输入反而捕捉到更多灵感。可见暂时性解决方案有时能打开新视角,就像拐杖不仅能助行,还能探路。
最近看到社区用集装箱改造成临时安置点,这种因地制宜的做法让我深受启发。或许真正的智慧在于,既要有造桥铺路的魄力,也要具备雨天搭浮桥的应变力。毕竟生活不会按剧本发展,手里多备几套B计划总不会错。
最后分享个观察:现在很多手机App的“夜间模式”最初都是程序员为保护视力做的临时界面,没想到成了标配功能。这提醒我们,有些权宜之计就像种子,遇到合适的土壤就能长成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