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uán qīng zhōng wai
成语解释:权势压倒朝廷内外。形容权势极大。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2回:“视秦王之丧,愈加众盛,正是‘权倾中外,威振诸侯’。”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官场
繁体字形:権傾中外
英文翻译:Power to the world
权:1.秤锤。2.权衡:权其轻重。3.权力:当权。有职有权。掌握大权。生杀予夺之权。4.权利:人权。公民权。选举权。发言权。5.有利的形势:主动权。制空权。6.权变;权宜:权诈。权谋。通权达变。7.权且;姑且:权充。死马权当活马医。8.又同“颧”。
倾:1.歪;斜:倾斜。身子向前倾着。2.倾向:左倾。右倾。3.倒塌:倾覆。大厦将倾。4.使器物反转或歪斜,尽数倒出里面的东西:倾箱倒箧。倾盆大雨。5.用尽(力量):倾听。倾诉。倾全力把工作做好。6.压倒:权倾朝野。
中:[zhōng]1.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中央。华中。居中。2.指中国: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词。范围内;内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队伍中。4.位置在两端之间的:中指。中锋。中年。中秋。中途。5.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农。中学。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适中。7.中人:作中。8.适于;合于:中用。中看。中听。9.成;行;好:中不中?。这办法中。饭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对上;恰好合上:中选。猜中了。三枪都打中了目标。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枪。
外:1.外边;外边的。与“内”“里”相对:门外。外表。2.关系疏远的;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人。外乡。3.指外国:对外贸易。外侨。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号。5.称母亲、姐妹、女儿的亲属:外祖母。外甥。外孙。
“权倾中外”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它形容一个人的权力大到足以影响国内外的局势,甚至左右历史的走向。比如明朝的宦官魏忠贤,不仅掌控朝堂,连边疆将领和外国使臣都要看他的脸色行事。这种“跨越国界的权力”在古代极为罕见,但也真实存在。
有人可能会问:权倾中外的人都是反派吗?其实不一定。唐代的郭子仪平叛安史之乱后,手握重兵却主动交还兵权,反而赢得皇帝和周边国家的尊重。这说明真正的权力掌控者,既要能震慑四方,更要懂得进退之道。
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有了新注解。某科技巨头创始人通过创新产品改变全球生活方式,其公司决策甚至影响多国经济政策。这种商业领域的“权倾中外”提醒我们,权力形态已从传统的政治范畴扩展到经济、科技等多个维度。
权力的双刃剑效应值得深思。北宋宰相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初衷是为国为民,但因改革过急引发朝野动荡。这让我想到:当个人影响力突破地域界限时,更需要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就像风筝飞得再高,总需要那根细细的线牵引。
观察古今案例会发现,真正持久的权力往往与责任感相伴。当代跨国企业CEO在拓展全球业务时,既要考虑股东利益,也要顾及不同文化背景员工的权益。这种多维度的权力运用,或许才是现代社会“权倾中外”的最佳诠释。
最后想说的是,权力本身并无善恶,关键在于运用方式。就像古人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个人的影响力跨越国界时,更需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倾听不同声音。毕竟,真正的强者不是让人畏惧,而是让人心生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