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ù běn shuǐ yuán
成语解释: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比喻事物的根源
繁体字形:木本水源
英文翻译:a tree has its root , a stream has its source
木:1.树木:伐木。果木。独木不成林。2.木头:枣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将就木。4.质朴:木讷。5.反应迟钝:木然。木头木脑。他反应有点木。6.麻木:两脚冻木了。舌头木了,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7.姓。
本:1.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2.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3.草的茎,树的干:草本植物。4.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体。5.原来:本来。本领。6.自己这方面的: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源:1.水流起头的地方:河源。泉源。发源。源远流长。饮水思源。2.来源:货源。资源。病源。3.姓。
“木本水源”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抽象?其实它的核心意思很简单:树有根,水有源,比喻事物的根本和起源。比如有人问:“为什么这家百年老店能一直红火?”答案可能就是:“他们坚持传统工艺,这就是木本水源啊!”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现代人还要关注“根源”呢?举个例子,小张创业时急着模仿网红模式,结果三个月就失败了。后来他沉下心研究市场需求,找到自己的定位,反而成功了。你看,忽略“木本水源”的短期行为,往往走不远。
再想想家庭教育。老王总抱怨孩子沉迷游戏,可他从来不陪孩子读书运动。后来他开始每周带孩子爬山、逛博物馆,亲子关系明显改善。这就像给树苗浇水施肥——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持续成长。
我发现很多人把“传统”和“守旧”混为一谈。其实“木本水源”不是要我们照搬老一套,而是像嫁接果树那样——保留扎实的根系,同时嫁接新枝。比如中医现代化、传统节日玩出新花样,都是既守根本又创新的好例子。
工作中也藏着这个道理。小李做PPT总被领导批评“没重点”,后来他把每个数据都追溯到原始报告,汇报时逻辑瞬间清晰。这种追本溯源的方法,让他半年内连升两级。你看,抓住源头信息,就像找到活水泉眼。
最后说个有意思的现象:为什么网红餐厅往往昙花一现,而街角早餐铺能开二十年?前者可能靠滤镜和营销,后者却靠真材实料和街坊口碑。这个对比就像提醒我们:追流量不如养根基,毕竟再绚烂的烟花,也比不上长明的灯火。
下次当你遇到复杂问题时,试着问自己:“这件事的‘木本水源’在哪里?”或许答案就藏在最朴素的起点。就像挖井找水,找准位置持续深挖,总比到处乱刨更容易见到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