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èng
  • dài
  • s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èng dài hé shí

成语解释:更:再,复。指不必再等待,已到了该说该做的时候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临济玄禅师法嗣》:“我将手向伊面前横两横,到这里却去不得,似这般瞎汉不打更待何时?”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不必等待

繁体字形:更待何時

英文翻译:When to wait

更待何时的意思

更:[gēng]1.改变;改换:更改。更换。2.经历:少(shào)不更事(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3.旧时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三更半夜。[gèng]1.副词。2.更加;越发:更好地为人民服务。3.再:更上一层楼。

待:[dài]1.对待:优待。以礼相待。待人和气。2.招待:待客。3.等待:待业。严阵以待。有待改进。4.需要:自不待言。5.要;打算:待说不说。待要上前招呼,又怕认错了人。[dāi]停留:待一会儿再走。也作呆。

何:[hé]1.疑问代词(a.什么,如“何人?”b.为什么,如“何必如此?”c.哪样,怎样,如“何不?”“何如?”d.哪里,如“何往?”e.发表反问,如“何乐而不为?”)。2.副词,多么:何其壮哉!3.姓。[hè]古同“”,担。[hē]古同“”,谴责。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成语评论

更待何时”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实际使用时往往带着一种催促或鼓励的语气。比如同事犹豫要不要报名参加技能培训,你可以拍拍他的肩说:“公司全额报销学费,现在不学更待何时?”这种场景下,成语就像一剂强心针,提醒对方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这个成语呢?”其实关键在于它自带紧迫感。试想朋友在创业边缘徘徊,你说“现在市场刚开放,此时不拼更待何时”,远比干巴巴的“赶紧行动吧”更有感染力。成语浓缩了“时机难得”的智慧,像沙漏里的流沙,提醒人们别等沙漏空了才后悔。

在职场中,我发现很多人把“更待何时”挂在嘴边。上个月部门争取新项目时,李姐拿着数据报表就说:“客户需求这么明确,方案都通过了,现在不启动更待何时?”这句话让整个团队像上了发条似的动起来。这说明恰当使用成语,能像指挥棒一样调动集体行动力。

不过要注意使用场合。有次实习生用“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给加班同事打气,结果被翻白眼——毕竟凌晨两点说这话实在不合时宜。这让我明白,成语虽好,但就像辣椒面,撒对地方才提味。关键要判断对方是否真的处于“万事俱备只欠行动”的状态。

最近朋友小张的故事很有意思。他总说想开咖啡馆,但五年都没动静。直到有天房东通知铺面到期,我问他:“铺租明年涨30%,现在不租更待何时?”这句话居然让他两周内签下了店面。有时候,现实中的“倒计时”配合这句成语,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观察生活会发现,那些善于把握时机的人,往往在说“更待何时”时眼里有光。他们不是在盲目催促,而是像老练的渔夫,知道什么时候收网能捞到最肥美的鱼群。这种对时机的敏感,或许才是成语背后的真谛。

更待何时的造句

  1. 造句 宁可战死,不可吓死。今朝不搏,更待何时?
  2. 造句 人生能有几回搏?现在不搏更待何时?珍惜机遇吧,让金色的年华碰撞出更加灿烂的火花!
  3. 造句 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人生就是一个拼搏的过程,与时间赛跑,与荆棘抗争,因为拼搏,书写人生的凌云壮志;有了拼搏,才能让自身更加强大。早安,奋斗拼搏的一天开始了,加油!
  4. 造句 1.8要发,此时不发,更待何时?祝福这么一发呀,别的咱不夸,夸一夸这祝福的功能还真多呀。快乐的人收到它,一生幸福笑哈哈;忧伤的人收到它,从此开心像娃娃;成功的人收到它,事业更加飞黄腾达;失败的人收到它,从此霉运一扫而光,一生都发达。
  5. 造句 418誓要发,此时不发,更待何时发?短信这么一发呀,别的咱不夸,夸一夸这短信的作用还真不少呀。快乐的人收到它,一生幸福笑哈哈;成功的人收到它,财运亨通永发达;朋友你若收到它。
  6. 造句 如果不是现在,更待何时?我们的生活,会一直充满着挑战!
  7. 造句 此时不做,更待何时!克服你的恐惧,完成你的心愿吧。
  8. 造句 把学生口里的奶嘴拿掉我们总要有个起点,大学不做,更待何时?
  9. 造句 古佛教中有这样一句话,“现在不修,更待何时?”。
  10. 造句 如果不是现在,更待何时?我们的生活将永远充满挑战。

"更待何时"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