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ǐ
  • zhāo
  • jī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ù shǐ zhāo jīng

成语解释:经:指儒家经典。晚上读史书,早晨读经书。形容勤奋好学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折:“小圣在生之日,萤窗雪案,暮史朝经。”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学习等

繁体字形:暮史朝經

英文翻译:The book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暮史朝经的意思

暮:1.傍晚:暮色。朝三暮四。2.(时间)将尽;晚:暮春。暮年。天寒岁暮。3.姓。

史:1.历史:史学。近代史。世界史。有史以来。2.古代掌管记载史实的官。3.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中的第二类:史书。史部。4.姓。

朝:[cháo]1.朝廷(跟“野”相对):上朝。在朝党(执政党)。2.朝代:唐朝。改朝换代。3.指一个君主的统治时期:康熙朝。4.朝见;朝拜:朝觐。朝顶。5.面对着;向:脸朝里。坐东朝西。6.表示动作的方向:朝南开门。朝学校走去。7.姓。[zhāo]1.早晨:朝阳。一朝一夕。朝令夕改。2.日;天:今朝。一朝有事也好有个照应。

经:[jīng]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经纱。经线。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经脉。经络。3.经度:东经。西经。4.经营;治理:经商。整军经武。5.上吊:自经。6.历久不变的;正常:经常。不经之谈。7.经典:本草经。佛经。念经。十三经。8.月经:行经。经血不调。9.姓。10.经过:经年累月。几经周折。这件事是经我手办的。经他一说,我才知道。11.禁(jīn)受:经不起。经得起考验。[jìng]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

成语评论

"暮史朝经"这个词听起来文绉绉的,到底怎么用呢?举个现实中的例子:张姐每天下班后总要翻翻《资治通鉴》,周末清晨又抱着《论语》做笔记。同事问她为什么这么拼,她笑着说:"晚上读历史看清人性,早晨读经典学做人,这不就是'暮史朝经'的活例子吗?"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人为什么还要学古籍?其实这和健身一个道理。就像撸铁能强健肌肉,读史能锻炼思维韧性。小王在互联网公司做策划,去年开始践行"暮史午后,经书清晨"的模式,他说:"读《战国策》让我看懂职场博弈,背《道德经》反而能平静面对KPI。"

更妙的是,这种学习方式自带节奏感。就像交响乐有快慢乐章,清晨读经是舒缓的慢板,帮助大脑进入深度思考;傍晚学史如同激昂的快板,在故事中激发灵感。我试过把手机设为"史书模式"——下午六点自动跳转到电子史籍,这个设定意外治好了我的短视频瘾。

不过要注意别走极端。有位退休教师曾跟我分享:"年轻时把'暮史朝经'当任务,现在当作与古人对话。"这让我想到,真正的智慧不在背诵多少典籍,而在能否把书里的道理揉碎了融进生活。就像做菜,食材再珍贵,不会烹调也是浪费。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地铁上看电子书的人,有三分之一在刷历史类公众号。这说明"暮史"传统正在以新形式延续。有个程序员朋友甚至开发了"时空穿梭"阅读APP,晚上八点准时推送历史事件,次日清晨配套经典金句,他说这是给大脑做"跨时空瑜伽"。

说到底,"暮史朝经"不该是苦修,而是种生活美学。就像喝茶讲究时辰,读书也要顺应生物钟。不妨明早试试:煮咖啡时翻两页《诗经》,睡前放下手机读段《史记》,或许你会发现,古人的智慧比朋友圈的鸡汤更有滋味。

"暮史朝经"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