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ǔ tiān shuài tǔ
成语解释:普天:整个天下;率土:指四海之内。指全中国或全世界。
成语出处:《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全中国或全世界
繁体字形:普天率土
英文翻译:Universal and straightforward
普:1.普遍;全面:普选。普查。普照。普天同庆。2.姓。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率:[lǜ]两个相关的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如出勤率是某一单位或个人在某一时期内实际出勤日数和规定应出勤日数的比值。[shuài]1.带领:率队前往。2.轻易;不慎重:草率。轻率。3.直爽坦白:率真。直率。4.大概:大率如此。5.顺着;沿着:率由旧章。
土:1.土壤;泥土:黄土。黏土。土山。土坡。土堆。2.土地:国土。领土。3.本地的;地方性的:土产。土话。这个字眼太土,外地人不好懂。4.民间的;民间沿用的;非现代化的(区别于“洋”):土法。土专家。土洋并举。5.不合潮流;不开通:土里土气。土头土脑。6.未熬制的鸦片:烟土。7.姓。
“普天率土”这个成语听起来挺有气势的,但实际怎么用?比如我们看历史剧时,皇帝一开口就是“普天率土,皆为朕之子民”,这句话既点明了权力的覆盖范围,也暗含了责任边界。不过放到现代职场,可能会听到老板半开玩笑地说:“咱们这项目可是普天率土啊,连海外分部都得配合”,这里反而突出了任务的全局性。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在宏大场景吗?”其实不然。朋友曾跟我吐槽:“我妈觉得普天率土的好男人都该会做饭”,这种夸张用法反而让日常对话多了幽默感。语言的弹性就在这里——既能承载历史厚重感,也能在柴米油盐里找到落脚点。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这个古语能沿用至今?我发现它像把万能尺子,能量化“范围感”。比如环保倡议里说“清洁行动要普天率土推进”,比直说“全面推广”更有文化韵味。不过要注意语境,要是对小饭馆老板说“你这优惠活动得普天率土开展”,人家估计得愣住——这就属于用错场合了。
有人分不清它和“四海一家”的区别,其实前者强调空间覆盖,后者侧重情感联结。比如“抗疫物资普天率土调配”突出调度范围,而“灾难面前四海一家”则是人文关怀。这种细微差别,正是汉语的魅力所在。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正在经历有趣的变化。年轻人在社交平台写“爱豆的歌声普天率土圈粉”,把原本的统治意味转化成了影响力传播。这种旧词新用,既保留文化基因,又赋予时代气息,反倒比生造网络用语更有生命力。
下次遇到需要强调广度的时候,不妨试试这个成语。但记得像调味料似的把握好分量,用对了能画龙点睛,用多了反而显得刻意。毕竟语言就像穿衣,合适比华丽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