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ūn cán chōu sī
成语解释:蚕:昆虫名;抽:拔出。形容人的思绪、言谈牵扯无尽
成语出处:陈波《漫谈聊天》:“聊起来也定会如春蚕抽丝,而总无尽意吧。”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萅蠶抽絲
英文翻译:Silkworms in spring
春:1.春季:春景。温暖如春。2.指一年的时间:一卧东山三十春。3.指男女情欲:怀春。春心。4.比喻生机:妙手回春。5.姓。
蚕:1.通常指家蚕。2.泛指某些能吐丝结茧的昆虫:柞蚕。蓖麻蚕。
抽:1.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从信封里抽出信纸。抽不出身来。2.从中取出一部分:抽查。我们单位抽了五名同志支援边疆建设。3.(某些植物体)长出:抽芽。谷子抽穗。4.吸:抽烟。池塘里的水已经抽干了。5.收缩:这件衣服刚洗一水就抽了不少。6.打(多指用条状物):抽陀螺。鞭子一抽,马就跑了起来。7.用球拍猛力击打(球):抽杀。把球抽过去。
丝:1.蚕吐的像线的东西,是绸缎的原料。2.像丝的东西:粉丝。尼龙丝。3.形容极小,细微:丝毫。一丝不苟。4.市制长度、质量单位。10丝为1毫。
哎,说到“春蚕抽丝”这个成语啊,估计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形容人埋头苦干吗?”——这话对,但也不全对。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比如老王为了赶项目,连续一个月加班到凌晨,同事都说他“像春蚕抽丝一样拼命”。但问题是,春蚕抽丝到底为啥能用来比喻这种状态呢?咱们往下唠唠。
先整点实际的。比如学生时代,班里总有个学霸天天刷题到半夜,老师夸他“春蚕抽丝似的用功”。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不就是个比喻吗?和蚕有啥关系?”嘿,问到点子上了!其实春蚕吐丝有个特点:必须一口气把丝吐完,中间断了就废了。就像咱们做事得专注连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不行,你说是吧?
再说个职场例子。小李接手了个从零开始的新业务,每天琢磨方案、跑客户,半年后业务居然盈利了。老板开会时感慨:“这就是春蚕抽丝的精神啊!”这时候核心问题来了:这成语为啥不说蜘蛛结网或者蜜蜂采蜜?说白了,春蚕抽丝更强调“默默付出”和“持续输出”,不像蜘蛛结网还能逮个虫子吃,蚕吐丝可是把自己老本都搭进去了。
个人觉得啊,现在社会节奏快,很多人追求“速成”,反而容易忽视这种细水长流的力量。比如我邻居张姐,坚持每天早起读半小时书,三年下来硬是考了个心理咨询师证。这种“蚕式努力”看着不显眼,但时间一长,量变到质变的效果就出来了。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后提个有意思的角度:春蚕抽丝其实暗含了“牺牲精神”。就像去年疫情时那些逆行的医护人员,不声不响扛起责任,可不就是现代版的“抽丝”吗?所以说啊,这成语不光是说辛苦,更藏着股子“舍小我成大我”的劲头,咱们品的时候可别光看表面功夫。
下次再听到有人说谁像春蚕抽丝,不妨多想想背后的深意。这世上哪有那么多横空出世的天才?说到底,都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在打底。就像老话说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蚕宝宝吐丝不也是这个道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