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ūn yōng wú dào
成语解释:糊涂平庸,凶狠残暴,不讲道义,多用指糊涂无能且残暴凶狠的帝王。
成语出处: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25回:“言杨太后嗔恨陛下昏庸无道,悖伦逐母,召集故党,贿赂旧属。”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无能的领导者
繁体字形:昬庸無道
英文翻译:muddle-headed
昏:1.天刚黑的时候;黄昏:晨昏。2.黑暗;模糊:昏暗。昏黄。昏花。天昏地暗。3.头脑迷糊;神志不清:昏庸。昏头昏脑。4.又同“婚”。
庸:1.平凡;平庸:庸言庸行(平平常常的言行)。2.不高明;没有作为:庸人。庸医。庸庸碌碌。3.姓。4.用(多用于否定式):无庸细述。毋庸讳言。5.表示反问;岂:庸有济乎?。庸可弃乎?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道:1.道路:铁道。大道。人行道。羊肠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道。下水道。黄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头头是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义。5.技艺;技术:医道。茶道。花道。书道。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道。传道。卫道士。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道。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道儿,一条斜道儿。10.姓。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说:道白。能说会道。一语道破。14.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16.以为;认为: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
说到“昏庸无道”,大家可能联想到古代帝王的故事。比如《史记》中记载的商纣王,沉迷酒色、滥杀忠臣,甚至发明“炮烙之刑”镇压百姓。有人问:“为什么纣王的行为会被称作昏庸无道?”其实核心在于他既缺乏治理能力(昏庸),又违背了为君者的责任(无道),最终导致国家崩溃。
再举个贴近生活的例子:假设一家公司老板只凭个人喜好提拔员工,对市场变化视而不见,还克扣员工奖金。这种情况下,员工私下吐槽“这领导真是昏庸无道”就很贴切了。这里暗藏一个问题:普通人能用这个词吗?当然可以!只要符合“糊涂无能+违背基本准则”这两个要素,形容现代管理者也完全没问题。
有意思的是,有些历史人物存在争议。比如明朝万历皇帝28年不上朝,有人觉得这是昏庸,但近年研究发现当时国家机器仍在运转。这提醒我们:判断是否“昏庸无道”不能只看表面行为,更要看实际后果。就像现在某些领导看似“无为而治”,可能反而是给团队自主空间。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现代价值在于警示权力与责任的平衡。去年某地暴雨预警期间,官员忙着办音乐节导致救灾延误,这种决策就暗含“昏庸无道”的影子。它不仅是历史教训,更是对当代管理者的提醒——决策必须建立在对现实的清醒认知和对他人的基本尊重之上。
最后分享个冷知识:古装剧里常说“昏君”,其实完整版应该是“昏庸无道之君”。下次看到电视剧里角色怒斥“你这昏庸无道的暴君”,不妨会心一笑——这句话里藏着两千年的治国智慧,也提醒着我们:无论身处什么位置,清醒的头脑和正直的品格永远是最珍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