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ūn tiān àn dì
成语解释:见“昏天黑地”。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三卷:“鬼帅再变五色云雾,昏天暗地。”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天气或世局
繁体字形:昬天暗地
英文翻译:pitch-dark
昏:1.天刚黑的时候;黄昏:晨昏。2.黑暗;模糊:昏暗。昏黄。昏花。天昏地暗。3.头脑迷糊;神志不清:昏庸。昏头昏脑。4.又同“婚”。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暗:1.光线不足;黑暗(跟“明”相对,下同):太阳落山了,天色渐渐暗下来。2.隐藏不露的;秘密的:暗号。明人不做暗事。3.糊涂;不明白:暗昧。兼听则明,偏信则暗。4.(颜色)浓重,不鲜明:暗紫。暗绿。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昏天暗地”这个词,乍一听像在描述天气,比如暴雨前的乌云压顶,但其实更多时候用来比喻生活里让人喘不过气的状态。比如一个人连续加班一周,天天熬夜到凌晨三点,可能会拍着桌子喊:“这日子过得真是昏天暗地!”
为什么用“天昏地暗”形容疲惫?这个成语自带画面感——天地都失去了颜色,就像人被压力蒙住了眼睛。比如学生考试前通宵复习,书本堆成山,台灯照得眼睛发酸,这时候用“昏天暗地”比单纯说“累”更有冲击力。
有个朋友曾跟我吐槽:“上周家里水管爆了、宠物生病、公司项目赶工三件事撞在一起,简直昏天暗地。”这话一出口,旁边听的人都跟着倒抽凉气。你看,四个字就能让听众瞬间共情,比列清单讲困难高效得多。
用在情感场景会怎样?失恋的人常说“那段时间过得昏天暗地”,这里既指情绪上的混沌,也暗示生活节奏被打乱。就像突然被推进黑屋子,分不清白天黑夜,也找不到出口方向。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现代人。现在大家总在赶deadline、刷手机、处理碎片信息,不知不觉就陷入“昏天暗地”的状态。但换个角度看,它也是个提醒信号——当我们脱口而出这个词时,或许该停下来喘口气,开窗看看真实的天空了。
有个有趣的现象:老一辈人用这个词多指自然灾害,年轻人却更多用来吐槽生活压力。语言就像镜子,照出不同时代的集体焦虑。下次听到别人说“昏天暗地”,不妨多问一句:“是台风要来了,还是PPT没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