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íng chǐ jiào zhàn
成语解释:教导士兵作战,使他们知道退缩就是耻辱,因而能够奋勇向前,杀敌取胜。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明耻教战,求杀敌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用于带兵等方面
繁体字形:明恥教戰
英文翻译:train people for recovery of lost territory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耻:1.羞愧;羞愧的事:可耻。奇耻大辱。2.认为羞辱:不耻下问。
教:[jiào]1.教导;教育:管教。请教。受教。因材施教。2.宗教:佛教。伊斯兰教。信教。在教。3.姓。4.使;令;让:教他无计可施。教我十分为难。[jiāo]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教唱歌。教小孩儿识字。师傅把技术教给徒弟。
战:1.战争;战斗:宣战。停战。持久战。商战。2.进行战争或战斗:战胜。百战百胜。愈战愈勇。3.姓。4.发抖:寒战。打战。胆战心惊。
“明耻教战”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背后藏着深刻的智慧。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假设一个团队因为粗心导致项目失败,负责人公开承认错误时说:“这次失败暴露了我们的短板,但知耻而后勇,接下来咱们重新梳理流程,下次一定打翻身仗!”这算不算“明耻教战”呢?
为什么用“羞耻感”来激励团队?其实这里的“耻”不是要让人难堪,而是像镜子一样照出问题。就像运动员反复观看失误录像,教练会说:“上次起跑慢了0.2秒,这次咱们把反应训练加三组。”这种直面短板的勇气,反而能激发突破自我的动力。
有人担心这种方式会打击积极性,但关键要看如何操作。某科技公司曾将失败项目的案例做成内部教材,工程师老张分享道:“刚开始觉得丢脸,但后来发现这些教训让新人少走弯路,反而成了团队的荣誉勋章。”这或许就是“明耻教战”的高阶用法——把挫折转化为共同成长的养分。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特别适合转型期的组织。当市场竞争激烈时,与其遮掩问题,不如像体检一样定期“照照镜子”。比如零售业数字化转型中,某品牌主动公布线上商城用户流失数据,同时推出改进方案,结果老客户回流率提升了40%。这种坦诚的态度反而赢得了信任。
下次遇到挑战时,不妨试试换个角度:把“我们不行”变成“我们要改进什么”。就像农民播种前会先翻整土地,暂时的“揭短”其实是在为丰收做准备。毕竟,真正的强者不是永不犯错,而是懂得在反思中把绊脚石变成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