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íng táng zhèng dào
成语解释:犹明公正气。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温柔安静,差不多的主子姑娘还跟不上他,才摆酒请客的费事,明堂正道的给他做了屋里人。”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明堂正道
英文翻译:follow justice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堂:1.正房:堂屋。2.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礼堂。课堂。食堂。3.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审讯案件的地方:大堂。过堂。4.用于厅堂名称,旧时也指某一家、某一房或某一家族:三槐堂。5.用于商店牌号:同仁堂(北京的一家药店)。6.堂房:堂兄。堂弟。堂姊妹。7.a)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堂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一节叫一堂:两堂课。c)旧时审案一次叫一堂:过了两堂。d)用于场景、壁画等:三堂内景。一堂壁画。8.姓。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正南。正前方。前后对正。这幅画挂得不正。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正房。正院儿。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正反都很光洁。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术不正。6.正当:正路。正理。钱的来路不正。7.(色、味)纯正:正红。正黄。颜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体。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正文。正编。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道:1.道路:铁道。大道。人行道。羊肠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道。下水道。黄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头头是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义。5.技艺;技术:医道。茶道。花道。书道。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道。传道。卫道士。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道。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道儿,一条斜道儿。10.姓。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说:道白。能说会道。一语道破。14.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16.以为;认为: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
提到"明堂正道"这个成语,不少人会联想到"堂堂正正"的近义词。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做事光明磊落、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方式。比如在职场中,某位经理坚持公开招标流程时,同事评价说:"他处理项目承包的方式真是明堂正道,全程透明可查。"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现代社会还需要强调"明堂正道"?在信息愈发透明的今天,投机取巧的行为往往得不偿失。某科技公司在产品研发时主动公示检测报告,虽然短期内增加了成本,但最终赢得了消费者的长期信任。这种案例印证了"明堂正道"的实际价值——它不仅是道德要求,更是可持续发展的智慧选择。
从个人经验来看,我发现践行这个成语需要勇气与智慧的结合。有个开餐饮店的朋友坚持使用溯源食材,在菜单上标注详细信息。起初被同行嘲笑"太老实",但三年后他的店铺成为本地食品安全示范单位。这让我明白:所谓正道,往往需要超越短期利益的眼光。
在家庭教育中,"明堂正道"也有现实意义。当孩子问"为什么不能抄作业"时,有位教师的回答令人印象深刻:"就像运动员不能吃兴奋剂,真正的成长都需要明堂正道。"这种具象化的解释,比单纯说教更能让孩子理解原则的重要性。
观察商业史会发现,那些百年老店往往都有"明堂正道"的基因。某钟表品牌坚持公开机芯构造,甚至欢迎同行研究,这种底气反而成就了技术标杆的地位。这揭示了一个常被忽视的真相:真正的竞争力,往往建立在开放透明的根基之上。
随着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普及,"明堂正道"正在获得技术加持。当食品溯源系统能追踪到每颗白菜的种植者,当公益捐款流向实时可查,我们正在见证道德准则与技术手段的深度融合。这或许预示着:未来的正道,将越来越有据可依、有迹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