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í wàng suǒ guī
成语解释:声望很高,为世人所敬仰。
成语出处:《晋书 阮籍传》:“卿时望所归,今欲屈卿同受顾托。”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声望高
繁体字形:時朢所歸
英文翻译:the object of public esteem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望:1.看;向远处看:他望了一眼就走了。一望无际。2.拜访;问候:拜望。探望。3.盼望;希望:渴望。丰收在望。4.声誉。也指享有声誉的人:威望。一乡之望。5.怨:怨望。6.指望子:酒望。7.介词。向;朝:他望我们点头微笑。8.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或十七):朔望(朔是初一)。
所:1.处所:场所。住所。各得其所。2.明代驻兵的地点,大的叫千户所,小的叫百户所(后来只用于地名):海阳所(在山东)。前所(在浙江)。后所(在山西)。沙后所(在辽宁)。3.用作机关或其他办事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诊疗所。指挥所。招待所。4.a)用于房屋:这所房子。b)用于学校等:一所医院。两所学校。5.姓。6.跟“为”或“被”合用,表示被动:为人所笑。看问题片面,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7.用在做定语的主谓结构的动词前面,表示中心词是受事:我所认识的人。大家所提的意见。8.用在“是…的”中的名词、代词和动词之间,强调施事和动作的关系:全国的形势,是同志们所关心的。9.用在动词前面,跟动词构成体词结构:各尽所能。闻所未闻。
归:1.返回:归国华侨。无家可归。2.还给;归还:物归原主。3.趋向或集中于一个地方:殊途同归。千条河流归大海。把性质相同的问题归为一类。4.由(谁负责):一切杂事都归这一组管。5.属于(谁所有):功劳归大家。这些东西归你。6.用在相同的动词之间,表示动作并未引起相应的结果:批评归批评,奖金一分也没少给。7.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8.姓。
“时望所归”这个成语,乍一听有点文绉绉的,但说白了就是“大家都觉得这事儿该你来做”。比如公司要选个新项目负责人,同事们不约而同看向老王——他经验丰富、人又靠谱,可不就是“时望所归”嘛!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众望所归’有啥区别?”其实这两个词像双胞胎,意思差不多。不过“时望所归”更强调“特定时间下的认可”。就像今年校庆晚会的主持人,大家觉得非播音系的小林莫属,这就是时间、场合和人物特质的完美契合。
再举个历史例子。三国时期诸葛亮出山前,刘备三次登门拜访,表面看是诚意,实则是诸葛亮在乱世中积累的智谋声望已“时望所归”。老百姓传颂他的才能,同行认可他的策略,这种集体期待最终推动他成为蜀汉核心人物。
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互联网时代,“时望所归”正在加速发酵。比如某科技博主持续分享干货,突然某天他的观点被全网转发,看似一夜爆红,实则是长期积累的爆发。这提醒我们:想要获得他人信赖,急功近利不如踏实沉淀。
最后留个思考题:你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时望所归”的场景?可能是社区选举、家庭决策,甚至是朋友聚会时谁来点菜。关键不在于被推举的瞬间,而在于日常中如何用行动赢得他人真心认同。毕竟,真正的认可从来不是从天而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