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í guāng sì jiàn,rì yuè rú suō
成语解释:梭:织布机上引导纬纱与经纱交织的构件。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成语出处:《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时光似箭,日月如梭,也有一年以上。”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分句;可分开使用
繁体字形:時光佀箭,日月如梭
英文翻译:Time flies like an arrow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光:1.通常指照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以及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等。也叫光波、光线。2.景物:风光。春光明媚。3.光彩;荣誉:为国增光。4.比喻好处:沾光。叨光。借光。5.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光临。光顾。6.光大;使显耀:光前裕后。光宗耀祖。7.明亮:光明。光泽。8.光滑;光溜:磨光。这种纸很光。9.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光。用光。把敌人消灭光。10.姓。
似:[sì]1.像;如同:似是而非。何其相似乃尔。2.副词。似乎;好像:似属可信。貌似有理。3.胜过;超过:人民的生活一天好似一天。[shì]〔似的〕助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性词语的后面,表示和某种事物、情况相像:瓢泼似大雨。飞也似跑去。像别人都不知道似。
箭:1.古代兵器,长约二三尺的细杆装上尖头,杆的末梢附有羽毛,搭在弓弩上发射。现代射箭运动用的箭一般用钢、铝合金、塑料等制成。2.指箭能射到的距离:一箭之遥。半箭多路。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月:1.月球;月亮:月食。月光。赏月。2.计时的单位,公历1年分为12个月。3.每月的:月刊。月产量。4.形状像月亮的;圆的:月琴。月饼。5.姓。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梭:也叫梭子。在织布机上用来引导纬纱,使纬纱与经纱交织的主要机件。多用硬质木料制成,中间粗,两头尖,形状像枣核。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体验?周一刚坐到工位,一抬头发现已经是周五下午;年初定下的旅行计划,还没行动就已经到了年末。这大概就是“时光似箭,日月如梭”最直观的注解——时间像射出的箭矢般无法回头,昼夜更替如同织布机的梭子来回穿梭。
有个有趣的对比:当学生盯着挂钟等下课,五分钟漫长得像一小时;而当我们沉浸在某件事里,两小时就像五分钟般转瞬即逝。这说明时间的快慢感知其实与我们的专注程度相关。核心问题来了:既然时间流逝不可逆,我们能做些什么?答案是:建立属于自己的"时间锚点"——比如每天固定时间阅读,周末整理相册,这些重复性仪式会帮大脑标记时光的刻度。
最近遇到位创业的朋友,他说现在三个月的工作量相当于过去三年。这种加速感不仅源于事务增多,更因为信息时代的碎片化时间消耗。这时候需要像整理衣柜那样整理时间:把重要事务挂进"黄金时段衣架",琐事塞进"碎片时间收纳盒"。毕竟,把时间用在值得的事情上,流逝本身也会变得有意义。
有位退休教师告诉我,她现在反而觉得时间过得更慢了。原来她开始跟着视频学国画,每幅作品的诞生都成为清晰的时间坐标。这让我想到:当我们主动创造新鲜体验,就像往时间长河里投入彩色石子,水流经过时会被赋予特别的印记。或许对抗时间飞逝的最好方式,就是不断为生活注入值得回味的细节。
下次觉得时间不够用时,不妨试试"十分钟法则":先投入十分钟专注做事,往往就能进入状态。时间管理不是要把每分每秒塞满,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就像古人用日晷测量光阴,我们也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计时方式,让每个日子都留下专属的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