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ù
  • shí
  • fēng
  • wè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ù shí fēng wèi

成语解释:风味:风度,风采。从前的风采

成语出处:明·陈汝元《金莲记·外谪》:“怀金黛,想玉鬟,旧时风味尚依然。”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过去的东西

繁体字形:舊時風味

英文翻译:Old style

旧时风味的意思

旧:1.过去的;过时的(跟“新”相对):旧时代。旧经验。旧社会。不要用旧脑筋对待新事物。2.因经过长时间或经过使用而变色或变形的(跟“新”相对):旧书。旧衣服。窗纱旧了。3.曾经有过的;以前的:张家口是旧察哈尔省省会。4.老交情;老朋友:怀旧。念旧。亲戚故旧。5.姓。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刺。

味:1.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性:味道。滋味。甜味儿。津津有味。2.物质所具有的能使鼻子得到某种嗅觉的特性:气味。香味儿。这种味儿很好闻。3.意味;趣味:文笔艰涩无味。这本书越读越有味儿。4.指某类菜肴、食品:腊味。美味。野味。山珍海味。5.辨别味道:体味。6.用于中药:这个方子共有七味药。

成语评论

旧时风味的成语”到底指什么?举个例子,“凿壁偷光”讲的是古人凿墙借邻居灯光读书的故事,现在谁家还会缺电灯呢?这类成语像老照片,记录着过去的生活智慧。但为什么现代人还用它们?因为短短四个字就能说透道理,比如形容盲目努力用“南辕北辙”,比说“你方向错了”更有画面感。

有人问:这些成语会不会过时?其实语言就像河流,有些词汇沉淀成鹅卵石,有些随波漂走。现在年轻人说“绝绝子”“YYDS”,可遇到正式场合还是得用“画龙点睛”“锦上添花”。就像衣柜里的旗袍,平时不穿,重要时刻拿出来照样惊艳。

我在地铁里见过有趣一幕:中学生用“守株待兔”吐槽同学不肯刷题只想押题。老成语被赋予新含义,就像祖传的青花瓷瓶插上了满天星干花。语言的生命力在于流动,旧瓶装新酒反而更有滋味。

最近重读《世说新语》,发现“席不暇暖”这类成语特别带劲。古人用草席的温度变化表达忙碌程度,比现在说“忙成陀螺”更含蓄文雅。有时候觉得,我们追求的效率社会里,恰恰需要这种慢火熬制的表达方式,给语言留点呼吸感。

有个困惑:为什么“刻舟求剑”流传千年,“量子纠缠”却难成成语?大概因为好成语需要生活化的场景基底。就像腌酸菜要用老坛,新时代的成语或许正在短视频和网络热梗里悄悄发酵,等着被时间风干成文化腊肉。

路过老茶馆听见评书先生说“真是周瑜打黄盖”,满座银发族会心一笑。突然明白成语就像方言,承载着集体记忆的温度。当我们在咖啡厅用“社牛”“破防”时,那些旧时风味的成语,正在博物馆和教科书里,静静等待新的相遇。

"旧时风味"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