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ǎo
  • yǎn
  • yuè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ì jiǎo yǎn yuè

成语解释:旧时相术家称极贵之相。偃月,指额角似半弦月。

成语出处:晋·袁宏《后汉纪·顺帝纪上》:“[梁后]选入掖庭,相工茅通见之,惊曰:‘此所谓日角偃月,相之极贵,臣未尝见之。’于是以为贵人。”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长相

繁体字形:日角偃月

英文翻译:Sunset

日角偃月的意思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角:[jiǎo]1.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角。犀角。2.形状像角的;物体边缘相接的部分:菱角。桌子角。3.数学上指由一点发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4.中国辅币名。一元的十分之一。5.古时军中吹的乐器:号角。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jué]1.竞赛:角斗。2.角色:名角儿。主角儿。3.古代盛酒的器物。4.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相当于简谱的“3”。

偃:1.仰面倒下;放倒:偃卧。偃旗息鼓。2.停止:偃武修文。

月:1.月球;月亮:月食。月光。赏月。2.计时的单位,公历1年分为12个月。3.每月的:月刊。月产量。4.形状像月亮的;圆的:月琴。月饼。5.姓。

成语评论

日角偃月”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它原本用来形容人的额头宽大饱满、眉骨如弯月,是古代相术中的“帝王之相”。比如《后汉书》中记载汉光武帝“日角偃月”,就是说他天生有贵气。但今天,我们还能用它吗?

举个例子:历史老师讲到秦始皇的画像时,说:“虽然史书里没提他是否‘日角偃月’,但那种睥睨天下的气场,倒真像这个词描述的一样。”这里用成语的象征意义替代了原本的相术概念,反而让描述更生动了。

有人可能会问:这么冷门的成语,生活中用得上吗?其实它在特定场景中反而有奇效。比如小说里写一个神秘角色出场——“那人虽穿着朴素,但日角偃月的轮廓让周围人忍不住多看两眼”,不用直接说“长得贵气”,读者却能瞬间get到人物的特别。

我个人觉得,这类成语就像工具箱里的特殊螺丝刀——平时用不上,但遇到合适的场合能四两拨千斤。比如在传统文化主题的演讲里,用“日角偃月”形容某位历史人物的气质,比直白的“长得霸气”多了份文雅。不过要注意别滥用,否则就像硬给咖啡加酱油,反而破坏味道。

下次读历史小说或看古装剧时,不妨留意下类似表达。语言就像活水,老词新用反而能让表达更有层次。比如把“日角偃月”化用为“他的创业计划书堪称商业界的日角偃月”,是不是比“很有王者风范”多了点新鲜感?

说到底,成语的价值在于精准传达意象。与其纠结“要不要用生僻词”,不如关注“怎么用得恰到好处”。就像没人会天天穿礼服上街,但在颁奖礼上,它就是最佳选择。语言的魅力,不就在于这种灵活的美感吗?

日角偃月的造句

  1. 造句 那人回首,露出一张年青的脸庞,青帕束发,日角偃月,剑眉虎目,傲视群伦,并不起身见礼,继续挥扇催烟。
  2. 造句 年未弱冠,身长八尺二寸,姿貌雄伟,额有日角偃月重文。
  3. 造句 慕容德,年未弱冠,身长八尺二寸,姿貌雄伟,额有日角偃月重文。
  4. 造句 这所谓日角偃月,相法上应当极贵,臣相人颇多,未见有这般贵相哩!
  5. 造句 已女年十三,与姑同充选后宫,相工茅通,见女容止过人,便向顺帝前再拜称贺道:“这所谓日角偃月,相法上应当极贵,臣相人颇多,未见有这般贵相哩!”。

"日角偃月"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