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ì yì yuè zī
成语解释: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加多。
成语出处:唐·元稹《上令狐相公诗启》:“闲诞无事,遂专力于诗章。日益月滋,有诗千余首。”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数量增加
繁体字形:日益月滋
英文翻译:Day after day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益:1.好处(跟“害”相对):利益。公益。权益。受益不浅。2.有益的(跟“害”相对):益友。益鸟。益虫。3.姓。4.增加:增益。延年益寿。5.更加:多多益善。精益求精。
月:1.月球;月亮:月食。月光。赏月。2.计时的单位,公历1年分为12个月。3.每月的:月刊。月产量。4.形状像月亮的;圆的:月琴。月饼。5.姓。
滋:1.繁殖;生长:滋生。滋长。2.增添;加多:滋益。滋润。3.喷射:水管往外滋水。
“日益月滋”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想表达的意思其实特别接地气——就是“一天天、一月月地逐渐积累或增长”。比如有人问你:“最近公司业务怎么样?”你可以回答:“业务规模日益月滋,客户数量每个月都在稳步增加。”你看,用这个成语既简洁又有画面感。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和‘日积月累’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核心意思相近,但“日益月滋”更强调“增长”的结果,而“日积月累”偏重“积累”的过程。举个例子:如果说“知识靠日积月累”,说的是学习需要长期坚持;而“技术优势日益月滋”,则更突出竞争优势的扩大。
生活中哪些场景适合用这个成语呢?比如朋友感慨:“你家孩子钢琴弹得越来越好了!”你可以接话:“是啊,他每天练一小时,水平日益月滋。”这里既点出了时间跨度,又隐含了成长的过程。有意思的是,这种“缓慢但持续”的变化,往往比突然的爆发更有持久力。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用来描述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进步。比如写作能力、人际关系甚至环保意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小区里新种的树苗,刚栽下时毫不起眼,但三年后再看,早已绿荫成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正是“日益月滋”的精髓所在。
有人或许疑惑:“现在社会讲究快节奏,这种慢慢积累还有价值吗?”其实仔细观察会发现,真正能穿越周期的企业或个人,往往都遵循着“日益月滋”的规律。就像手机软件通过每周小版本迭代优化体验,网红博主靠持续输出内容积累粉丝,这些看似微小的进步,终会在某个节点产生质变。
下次当你觉得努力看不到成果时,不妨想想这个词。背单词时记住的每个生词,健身时多坚持的每组动作,工作中优化的每个流程,都在以“日益月滋”的方式塑造更好的自己。时间从来不语,却会悄悄为持续行动的人准备惊喜。